古寺松轩雨声别,寒窗听久诗魔发。
记得年前在赤城,石楼梦觉三更雪。
僧房听雨。唐代。卢士衡。 古寺松轩雨声别,寒窗听久诗魔发。记得年前在赤城,石楼梦觉三更雪。
卢士衡(?~?),字号不详,疑为江南人。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丁亥科黄仁颖榜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卢士衡曾游天台、钟陵。在《全唐诗》中有卢士衡诗七首。其中有《寄天台道友》:“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另有《灵溪老松歌》、《游灵溪观》、《花落》、《钟陵铁柱》、《僧房听雨》、《题牡丹》。寄情花草山水之间。据记载有“集一卷,今不传”。另有卢士衡诗二首补遗。分别为《松》和《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著有《卢士衡集》一卷。 ...
卢士衡。 卢士衡(?~?),字号不详,疑为江南人。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丁亥科黄仁颖榜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卢士衡曾游天台、钟陵。在《全唐诗》中有卢士衡诗七首。其中有《寄天台道友》:“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另有《灵溪老松歌》、《游灵溪观》、《花落》、《钟陵铁柱》、《僧房听雨》、《题牡丹》。寄情花草山水之间。据记载有“集一卷,今不传”。另有卢士衡诗二首补遗。分别为《松》和《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著有《卢士衡集》一卷。
挽易山人。明代。卢龙云。 冬来犹及寄双鱼,岂道翻成绝笔书。壮志未能周五岳,残编谁为惜三馀。岁寒祇自荒松径,龙卧何因叩草庐。欲拟山阳思旧赋,不堪闻笛却愁予。
谒金门·春又去。宋代。葛长庚。 春又去。愁杀一声杜宇。昨夜海棠无□□。晓来闻燕语。缥缈佳人何处。镇日愁肠万缕。千里无家归未得,春风知我苦。
一落索 重九后雨。清代。史惟圆。 日晚津亭鸣鼓,雁惊南浦。霜螯在手酒盈樽,休更问沙场苦。青史几番今古。绘成愁谱。两条桦烛四条弦,恁消得廉纤雨。
湘怀。明代。蒋冕。 欲向江头买钓蓑,短篷轻楫溯烟波。末赓楚泽骚人赋,且听沧浪孺子歌。杜若雨晴秋色老,芙蓉霜冷月明多。湘灵倘肯怜乡曲,应傍西风鼓瑟过。
游大智寺。宋代。陆游。 脱发纷满梳,衰颜不堪照。百年忽已半,去日如过烧。平生功名心,上马无燕赵。尔来阅世故,万事惊错料。岂无旧朋俦,联翩半廊庙。谁能伴此老,泝峡听猿叫。锦城得数公,意气如再少。偷闲访野寺,系马追一笑。新糟厌玉狸,畏酒亦复釂。古殿鼪鼯豪,坏壁冠佩肖。摩挲宋公诗,句法叹高妙,正如霓裳曲,零落得遗调。归途缭长堤,掠面霜气峭。佳游不可忘,落笔君勿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