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十二菩萨问,吾取一二余鄙哉。
若是如来真实语,众生却自胜如来。
戏书圆觉经后。宋代。辛弃疾。 圆觉十二菩萨问,吾取一二余鄙哉。若是如来真实语,众生却自胜如来。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秋日谒张中丞庙有感。明代。邵宝。 睢阳令,锡阴庙,唐室功宗我明诏。公神如水行地中,掘井得泉本无窍,万古丹心天日照。君不见毗陵在宋唐,睢阳岿然保障东海傍。至今遗恨国不吊,忠义祠前一瓣香。
咏台城。宋代。马之纯。 吴时后苑晋宫城,见得当时似玉京。往事茫茫同水远,长郊渺渺与云平。珠玑常向耕锄得,禁御今为陌路行。只有月华还似旧,徘徊花上听寒更。
郡斋南池招杨辚。唐代。岑参。 郡僻人事少,云山常眼前。偶从池上醉,便向舟中眠。与子居最近,周官情又偏。闲时耐相访,正有床头钱。
日融。宋代。赵汝燧。 日融风力软,曳杖独逍遥。蜂去花心静,莺迁柳影摇。一年春易老,两鬓雪难消。客至时留饮,无缘特地招。
宋铙歌鼓吹曲 其六。宋代。谢翱。 邻之震,震于户。戒登陴,彻守御。神威掩至,不及拒。沿楚以南,菁茅宿莽。献于王吏,奉厥土。天子有诏,侯西楚。自南北东,皆我疆。龙旗虎节,拜降王。秦戈巩甲,期韬藏。冕旒当中,垂衣裳。
送王考功西樵归里。清代。颜光敏。 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百岁无离忧。绕床呼卢醒复醉,瞢腾不觉清商流。向来思逐巫峡舟,君复垂翅归齐丘。瀛台荷花御沟柳,何时快作联镳游。忆昔神仙邈相接,紫骝并剪三花鬣。同时卿相皆雁行,天人忽堕修罗劫。回首刀砧梦犹怯,放臣意气凌荆聂。大江白浪高于山,歌笑中流掷轻楫。焦山古鼎龙鸟文,駮荦颇类王司勋。苍松绿藓光不分,结成缥渺空中云。尘埋波滚不能没,人间再出愁絪缊。江天安可无此君,玉堂绮席何足云。一官再罢客常满,长斋绣佛矜迂诞。秋夜渐长日苦短,破除文字挥金碗。忽睨苍生肺肝热,银瓶欲上丝绳断。古来贤达皆转蓬,尼山片席何曾暖。鲛人泪迸明月珠,可怜弃掷沈泥涂。海水直下深万里,谁施铁网求珊瑚。朝来日射黄金铺,鹤盖成阴水接轸。空劳天上悬冰壶,吁嗟归休乎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