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秋色入平林,更着西风月下砧。
旧日醉吟浑不管,如今节物总关心。
郡斋怀隐庵。宋代。辛弃疾。 天寒秋色入平林,更着西风月下砧。旧日醉吟浑不管,如今节物总关心。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灯下赏菊。明代。周伦。 更漏沈沈客满筵,旋移黄菊素屏前。即开尊酒聊乘兴,乱发灯花若斗妍。看去醉疑蒙紫雾,折来香欲动华颠。相看记得长安夜,对影题诗又五年。
送池月上人住滘溪精舍。明代。释古毫。 知师常习静,不欲市廛喧。自辟精庐隐,相连野老村。竹门当浦岸,潮水入田园。对此幽栖事,无妨寄一言。
匡城寻薛闵秀才不遇。唐代。刘沧。 音容一别近三年,往事空思意浩然。匹马东西何处客,孤城杨柳晚来蝉。路长草色秋山绿,川阔晴光远水连。不见故人劳梦寐,独吟风月过南燕。
亦山亭前梅子。宋代。杨万里。 道傍小树复低枝,摘尽青梅肯更遗。偶尔叶间留一个,且看漏眼几多时。
游麻姑山五首 其三 涌雪亭。元代。揭傒斯。 泉源出地底,仰向云中行。擘厓泻千丈,乱石皆腾狞。风霆日夜急,雨雪虚空明。不有神物扶,兹山应久倾。喷薄侧飞鸟,砰訇愁百灵。仙家信为好,喧聒何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