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初黄柳飞雪,棹歌声里行人别。别思空随海上波,客心已醉吴中月。
嘉禾山水盛繁华,才子今游若到家。金屏射中双栖鸟,红烛争开并蒂花。
问君今年二十几,大颡疏眉有如此。少君不愧鲍家郎,乐广应期卫公子。
冰玉相亲情更多,泮林官况近如何。为言白首甘藜藿,岂望青云到薜萝。
送林彦衡子婿游汉赴嘉禾吉期。明代。王恭。 蜀葵初黄柳飞雪,棹歌声里行人别。别思空随海上波,客心已醉吴中月。嘉禾山水盛繁华,才子今游若到家。金屏射中双栖鸟,红烛争开并蒂花。问君今年二十几,大颡疏眉有如此。少君不愧鲍家郎,乐广应期卫公子。冰玉相亲情更多,泮林官况近如何。为言白首甘藜藿,岂望青云到薜萝。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陈桥。宋代。王安石。 走马黄昏渡河水,夜争归路春风里。指点韦城太白高,投鞭日午陈桥市。杨柳初回陌上尘,烟脂洗出杏花匀。纷纷塞路堪追惜,失却新年一半春。
吴门遇朱公子扶母丧归有赠二首 其二。明代。王世贞。 三匝啼乌无树依,江南春尽见霜飞。知君不领胡威绢,鸡骨支床一布衣。
送别吴亚白旋里 其一。清代。周锡渭。 君行感牢落,风雨此扁舟。一棹竟流水,千峰生暮愁。江声随梦远,云影与天浮。归及梅花放,孤山最拥万家。十载门墙重接席,槐阴清映碧烟纱。
即事吊古。明代。莫如忠。 驿路红梅始着丛,春光将半未全融。蓬扉曙色经冬雪,麦陇余寒尽日风。残劫有灰秦故国,疏钟笼月汉离宫。古来无限兴亡慨,莫倚肴函百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