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萧条绝四邻,寺前松柏几回春。月明下界犹闻磬,年老荒山少见人。
贝叶旧听双树法,衲衣孤坐两朝身。秋风已烂蒲团草,悟得西来意自真。
䝾野寺残僧。明代。王恭。 古寺萧条绝四邻,寺前松柏几回春。月明下界犹闻磬,年老荒山少见人。贝叶旧听双树法,衲衣孤坐两朝身。秋风已烂蒲团草,悟得西来意自真。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别龟峰。明代。李梦阳。 江上龟峰天下稀,挈朋贪赏夜忘归。冠常他日思丹壑,车马平明发翠微。归路竹萝偏拂幰,出山云气故随衣。杳然一笑怜踪迹,自不投簪愿孰违。
寄叔祖仲房。宋代。王野。 燕赵归来二十春,重游吴楚白头新。如今海内无知己,到处江世哭故人。
蝶恋花 题无言半瓢居。清代。李良年。 卜宅邗沟何处是。名动江关,只住柴门里。研北帘东聊寄耳。半瓢新署荒斋字。几两青鞋频到此。雨冷茶香,不问干戈事。斟酌平山芳草地。沧桑前度君能记。
九日寄和父弟。宋代。赵蕃。 走马忆登江上台,闻知兴废使人哀。遥怜冷澹黄花节,远对飘零白雁来。念尔不堪怀为恶,思余应是首频回。诗成寄与憨申诵,句累难教心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