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卧碧溪里,别来凡几春。口中独未言声利,身上何曾染市尘。
君家兄弟多逢掖,吐论遥轻二千石。高蹈宁耕数亩田,折腰耻作诸侯客。
倾盖逢君惜未深,见君同调复同心。祗今交游重朱绶,何人贵义轻黄金。
世人共笑悠悠者,击刺狂歌孟诸野。万事秋空一片云,得钱且醉黄垆下。
闻道朝廷礼数优,衣冠阙下尽名流。爱君更欲君先达,顾我沧江空白头。
酌陈师贡。明代。王恭。 云卧碧溪里,别来凡几春。口中独未言声利,身上何曾染市尘。君家兄弟多逢掖,吐论遥轻二千石。高蹈宁耕数亩田,折腰耻作诸侯客。倾盖逢君惜未深,见君同调复同心。祗今交游重朱绶,何人贵义轻黄金。世人共笑悠悠者,击刺狂歌孟诸野。万事秋空一片云,得钱且醉黄垆下。闻道朝廷礼数优,衣冠阙下尽名流。爱君更欲君先达,顾我沧江空白头。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诏移闽节入紬书,凡例森严愧学疏。执简七旬陈薄技,循墙三命拜新除。
南薰歌蔼无为治,东壁光遥太乙居。身际承平恩遇渥,敢将经术赞华胥。
五月八日升除崇文少监兼经筵官拜觐行殿二首 其一。元代。周伯琦。 诏移闽节入紬书,凡例森严愧学疏。执简七旬陈薄技,循墙三命拜新除。南薰歌蔼无为治,东壁光遥太乙居。身际承平恩遇渥,敢将经术赞华胥。
天台书事十三首。宋代。曹勋。 云山云归山未静,潮生潮落海非闲。岂如此老犹强健,一挂冠裳便掩关。
奉和圣制清明。宋代。宋祁。 解律调元品彙春,青阳右个启初宸。庖烟息禁农耕盛。蚕器增修岁务新。迟日东门催柳色,微寒南陌敛车尘。柏梁侍从瞻天什,拜手赓歌轧思频。
游永宁寺马上和韵。明代。钟芳。 平生事业共青云,邂逅重逢话旧文。杨柳歌残清宴罢,夕阳归马带馀醺。
感古四首 其四。唐代。卢仝。 君莫以富贵,轻忽他年少。听我暂话会稽朱太守,正受冻饿时。索得人家贵傲妇,读书书史未润身。负薪辛苦胝生肘,谓言琴与瑟。糟糠结长久,不分杀人羽翮成。临临冲天妇嫌丑,□□□□□□□。其奈一朝太守振羽仪,乡关昼行衣锦衣。哀哉旧妇何眉目,新婿随行向天哭。寸心金石徒尔为,杯水庭沙空自覆。乃知愚妇人,妒忌阴毒心。唯救眼底事,不思日月深。等闲取羞死,岂如甘布衾。
题馨甫亲舍望云图册。清代。许传霈。 我生少小悲失怙,十五年来未抔土。壮来又叹轻别离,六十老母难得聚。举头浩浩白云天,无尽行云有尽年。归云不比去云速,别亲那得省亲难。钱塘老友胡馨甫,废诵蓼莪痛肺腑。孝思发为古文章,画图咀出旧甘苦。自说从军燕赵间,东南半壁惊烽烟。骨肉分飞家书绝,关河迢递金鼓喧。途穷日暮辄回首,怅望家山何处有。一日思亲十二时,归梦不归难消受。惟有云影来朝朝,送入天涯路不遥。隐约亲舍出其下,见云如见双亲招。招之不至心凄怆,把酒问天何独妨。悔身不如雁与鸿,秋来犹得飞南向。我闻此言发长叹,多少游子摧心肝。生不能养死不葬,一般滋味总辛酸。嗟嗟人生穷通得失皆天成,何必纷纭车马去门庭。纵然负米逮养出百年,藜藿当年无限情。况乎菽水莫承常常尔,迟暮光阴疾奔驶。转瞬已不见高堂,永诀暂离伤奚似。披斯图,泪如珠,愿为天下人子大声而疾呼。与其风尘奔走富且贵,不若贫贱困苦长家居,云兮云兮知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