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萧条隐角巾,黄花时节忆同人。陶潜解印宁辞倦,苏晋长齐岂是贫。
华发流年看独变,青山明月梦来频。近闻筹谷多仙赏,忘却沧洲野水滨。
秋日寄王介轩先辈。明代。王恭。 林下萧条隐角巾,黄花时节忆同人。陶潜解印宁辞倦,苏晋长齐岂是贫。华发流年看独变,青山明月梦来频。近闻筹谷多仙赏,忘却沧洲野水滨。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渊明归庄图。宋代。郑元祐。 终风昼霾八表昏,有眼不睹东方暾。只应门前种杨柳,山河已改枝柯存。原田畇畇水漾漾,归来有酒盈清尊。醉乡生死岂不好?悬书甲子明深恩。仁人义士久黄土,丹青彷佛柴桑村。画图不尽古今意,寒蛩夜语秋槐根。
云阳葛隐君双寿诗。明代。徐熥。 句容元说葛洪家,配得仙姬萼绿华。几度化龙陂上竹,寻常喂鹤鼎中砂。笙吹缑岭声声月,衣剪茅山片片霞。待到丹成同拔宅,遥空双驾紫鸾车。
舟中赠琏。元代。许谦。 行人流水共悠悠,雨洒溪风万点愁。别棹不来天欲暮,倚舷无语看浮沤。
五仙观。明代。梁以壮。 一勺泠泠尚未乾,仙人已去白云端。穗分灵种归南亩,石抱精魂照古坛。似有箫笙当槛细,几经风雨卷山寒。只今渡口烟犹浅,帆隔重城粉堞看。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宋代。王之道。 黄花如故人,别久喜复面。浇泥一杯酒,安用较深浅。清霜开浮云,黄落信风卷。岩岩幽素姿,秋来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