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庐原寄北山岩,新筑高斋过岭南。谷窈窕间还密树,石孤危处更虚庵。
听经野鹿频窥户,宴坐山僧不出龛。客欲逃禅无可醉,远公于酒禁方严。
题龙池庵三首 其二。明代。唐顺之。 精庐原寄北山岩,新筑高斋过岭南。谷窈窕间还密树,石孤危处更虚庵。听经野鹿频窥户,宴坐山僧不出龛。客欲逃禅无可醉,远公于酒禁方严。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淮之水挽山阳友义毕居士。明代。倪谦。 淮之水,去悠悠,公逝矣,不我留。乘云至帝乡,上挟飞仙游。俯视下土方,孰轸苍生忧。万金不惜济穷匮,古亦罕见今无俦。淮之水,波湜湜,入人深,公之德。身荣章服维民则,子登甲科务学殖,夭之报施宁有极。淮之水,流无已,公之名,垂后世。高风杳邈徒仰止,呜呼九原安得起,一为哀歌歌义士。
临终召客(一作病中见落花)。唐代。颜令宾。 气余三五喘,花剩两三枝。话别一尊酒,相邀无后期。
眉州道中望峨眉山。清代。董贻清。 平生雅识看山趣,十丈红尘苦缚住。峨眉山下宦经年,未到峨眉最高处。朅来仍走眉州道,山容如旧人容老。山神怜我梦魂劳,特开一角浮云晓。初如旭日悬层光,金轮五色阳乌翔。继疑蜃气现楼阁,玉女面面开晴窗。我欲从之朝帝阙,天门轶荡群仙揖。左驾青虬石凤皇,半途横被罡风折。纱縠溪流纱觳纹,苏家故宅今犹存。独惜坡公富笠屐,黄州雨雪登州云。判杭知颍琼儋谪,海外犹留鸿爪迹。咫尺家山竟未登,千古峨眉笑岑寂。乃知山水平生缘,一游一览非偶然。公如魂魄犹恋此,与公芒鞋竹杖跻其巅。
秋胡行二首 其一。魏晋。曹丕。 尧任舜禹,当复何为。百兽率舞,凤凰来仪。得人则安,失人则危。唯贤知贤,人不易知。歌以咏言,诚不易移。鸣条之役,万举必全。明德通灵,降福自天。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 其六。清代。陈恭尹。 垒垒朱实映清江,树树蝉声绕石幢。估客满笼归别市,山童一饱卧闲窗。尝新已办盐鱼饮,消热唯开汗酒缸。蝴蝶未知无可采,飞来飞去自为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