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风物两閒间,眼底江南顿觉还。金阙五云浮王气,玉亭千古识龙颜。
地除扬子应无水,天尽中原合有山。何事宋家三百载,只披图志望㠝岏。
游京城西山三首 其三。明代。王鏊。 出郊风物两閒间,眼底江南顿觉还。金阙五云浮王气,玉亭千古识龙颜。地除扬子应无水,天尽中原合有山。何事宋家三百载,只披图志望㠝岏。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送中州逸人归龙塘。明代。王恭。 幽栖何处是,积水近柴扉。樽酒沙头别,輶轩月下归。竹深林鸟待,村远故人稀。遥想斋居里,狂吟竟落晖。
春日田园杂兴二首。宋代。魏新之。 农圃谁言与世违,韶华正恐属柴扉。天机化外闻幽哢,野色牛边睨落晖。膏雨平分秧水白,光风小聚药苗肥。行歌隐隐前村暖,忽省深山有蕨薇。
述怀五十三首 其四十。明代。周是修。 孤凤日空谷,群龙已满朝。济济论大道,何君不舜尧。九衢凌禁籞,万井寂春宵。旗旌隐阊阖,钟鼓转招摇。鸡鸣长乐曙,珂佩响云霄。披诚谒明主,天鉴亦非遥。愿言光圣化,亘古听箾韶。
苏州府吴县朱良知 其二。明代。海瑞。 哲人逝矣泰山倾,载道弦歌总哭声。南国甘棠思德政,雷阳枯竹动民情。忠扶社稷轻荣辱,功满乾坤任死生。屡疏承恩留白骨,英灵千载佐平成。
忆王孙(秋闺)。宋代。仲并。 庭梧叶密未惊秋。风雨潇潇特地愁。愁绪如丝无尽头。思悠悠。怅望王孙空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