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多从池上行,不宜风雨只宜晴。看知鸟鹊营巢意,听得鲂鱼散子声。
夕径响添惊木落,秋袍凉透觉云生。客边喜遇谈诗友,时复相过慰旅情。
和答赵孟玘二首 其二。明代。唐之淳。 睡起多从池上行,不宜风雨只宜晴。看知鸟鹊营巢意,听得鲂鱼散子声。夕径响添惊木落,秋袍凉透觉云生。客边喜遇谈诗友,时复相过慰旅情。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感怀。元代。王冕。 客邸可言行路难,故园无便寄平安。梦回孤馆灯火寂,吟到五更风雨寒。南国山川频入梦,中原戎马独凭阑。田文一去豪华尽,长铗归来何所弹?
春晖堂为武陟赵太守赋。元代。乃贤。 使君未老竟投簪,新筑华轩并故林。寸草不忘东野念,九泉犹慰北堂心。窗浮海色晴云薄,日转花阴午漏深。展卷令人心独苦,蓼莪久废泪沾襟。
道者院池上作。宋代。苏轼。 下马逢佳客,携壶傍小池。清风乱荷叶,细雨出鱼儿。井好能冰齿,茶甘不上眉。归途更萧瑟,真个解催诗。
思古。宋代。王安石。 古之士方穷,材行已云贵。大臣公听采,左右不得蔽。或从蒿藜间,人据廊庙势。小夫不敢望,云我非其汇。朝游儁者羞,暮出逢者避。所以後世愚,人人愿高位。
答曹子方少年弄篇翰一首。宋代。韦骧。 虚堂隐几坐,忽忽若假寐。飒然清风来,顿尔爽昏思。新诗执在手,展读过三四。初言少年弄篇翰,喜道白发聊自戏。次惊老境今且迫,岂甘物役汩其志。轻视富贵如浮云,极论穷通钧一意。高谈念平时,健句存远记。请老愧袭常,先期乃吾事。君年才知命,耳顺予阙二。自此七星霜,投绂去朝市。是时取高篇,却托冥鸿寄。公方处要途,利达沛材智。见诗当不嗔,犹认旧书字。其来不待索,应亦念衰瘁。君年方如我今日,那肯抽簪饵芝术。庶几得以警幽情,莫忘采真挥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