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夫何苦事奸奸,一室琴书自解颜。
峰后月明秋啸去,水边林影晚樵还。
文章敢道长于古,光景浑疑剩却闲。
多少烟霞好鱼鸟,令人惆怅谢东山。
深居杂兴六首。宋代。林逋。 薄夫何苦事奸奸,一室琴书自解颜。峰后月明秋啸去,水边林影晚樵还。文章敢道长于古,光景浑疑剩却闲。多少烟霞好鱼鸟,令人惆怅谢东山。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玉泉亭。明代。常伦。 武帝时乘兴,金舆驻翠微。至今看草树,犹似被光辉。泉迸闻仙乐,云流见画旂。亭高重回首,冉冉下斜晖。
踏莎行 洙泾道中。清代。张玉珍。 柔橹咿呀,明波不断。轻帆吹过斜塘远。销魂最在短长桥,垂杨低拂千条线。疏雨疏烟,轻寒轻暖。小桃已是花开遍。尖风渐透到蓬窗,多愁又被闲愁缠。
存殁。元代。吴景奎。 交游半存殁,搔首独踟躇。季札千金剑,刘公一纸书。苏门绝清啸,圆泽悟真如。自笑山中客,尘缘未破除。
贺新郎·赠白斋四十。清代。陆震。 綵笔清于绮。恰平生、奴狂自许,羞称名士。忆昔论文当弱冠,也把壁人曾拟。讵憔悴、而今若此。四十浮生驹隙过,叹余年、亦去君无几。男儿志,成何事。惟拚纵饮清狂耳。最先生、年来混迹,倡楼僧寺。知己相期须努力,那便如斯而已。况君更、才雄无二。转眼秣陵秋正好,看抟霄、健翮凌风起。惊一夕,腾千里。
寒食日偶出。宋代。董嗣杲。 漪岚堂下野芳晴,杨柳枝头歇雨声。笑逐游人城外去,沙洲沽酒做清明。
壬辰元夕祀天妃于狮山。明代。钟芳。 环佩肃晨仪,琳宫倚翠微。应期扶帝运,济险见神几。灯火千门夕,星河万国辉。他年沧海上,还拟仗馀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