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晚蝉愁,诗人旧怨秋。沅湘莫留滞,宛洛好遨游。
饮马逢黄菊,离家值白头。竟陵明月夜,为上庾公楼。
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唐代。李端。 露下晚蝉愁,诗人旧怨秋。沅湘莫留滞,宛洛好遨游。饮马逢黄菊,离家值白头。竟陵明月夜,为上庾公楼。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夏享太庙摄事斋宫闻◇寄原甫。宋代。欧阳修。 四月田家麦穗稠,桑枝生椹鸟啁啾。凤城绿树知多少,何处飞来黄栗留。
徒氏世德。明代。陶安。 青山昔年有凤凰,移巢中山琼树苍。凤凰凌云去渺茫,鹓鷟遗族皆文章。金玉为羽锦绣肠,渴饮河汉吞奎光。中有一雏在高冈,众目争光睹嘉祥。嗈嗈几听鸣朝阳,音如重译流宫商。出林沐浴雨露香,思欲闻韶舞岩廊。振翮一飞回故乡,翩然照影姑溪旁。一朝瑞采生我堂,惊看异物来何方。抚此灵质询其详,乃匪物也人之良。手探诗轴出锦囊,始见一家文气昌。叔侄昆弟翰墨场,鲸鸣玉奏声铿锵。我闻君家世德臧,天降百福纷穰穰。若祖从吏笔飞霜,狴犴生死分毫芒。彼何人斯怗富强,虎吞无辜如犬羊。父子诬服情可伤,狱成忍使膏铦铓。独以智识烛奸猖,确言当庭折巧簧。暮夜万缗投贿赃,厉声正色麾门墙。渠魁首实无遁藏,一鞠服罪甘斧戕。官民共喜冤疑彰,不矜不伐如寻常。野服归隐享寿康,无心云路腾飞黄。阶除缤纷五色裳,玉树竞秀芝兰芳。我识彦和温且庄,伯渊积学真贤郎。仲清簉羽鹓鹭行,欲见其馀犹未尝。溪窗烟月琴在床,宝坊教席松风凉。客来烹茶当酒肠,甑炊红粟齑为浆。凤兮凰兮千仞翔,览德而下情悠长。听歌此诗非楚狂,飞上太清朝玉皇。
风息过江泊黄山港。清代。徐搢珊。 风息舟人解缆忙,推篷临水影低昂。四更已抵黄山麓,两桨斜穿绿树傍。孤墅远闻难报晓,平沙惊起雁成行。纵谈不觉身嫌冷,犹立船头望日光。
自题墓碣二首 其二。明代。彭西川。 百岁无缘落魄身,湖山风月伴游魂。摩崖聊寄人间迹,谁识神仙天上坟。
赠薛播州诗 其十三。隋代。杨素。 秋水鱼游日,春树鸟鸣时。濠梁暮共往,幽谷有相思。千里悲无驾,一见杳难期。山河散琼蕊,庭树下丹滋。物华不相待,迟暮有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