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湘川路,年年古木多。猿啼巫峡夜,月照洞庭波。
穷海人还去,孤城雁与过。青山不同赏,来往自蹉跎。
送友人(一作送友人南游)。唐代。李端。 闻说湘川路,年年古木多。猿啼巫峡夜,月照洞庭波。穷海人还去,孤城雁与过。青山不同赏,来往自蹉跎。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酒泉子(十之三)。宋代。潘阆。 长忆西湖,湖上春来无限景。吴姬个个是神仙。竞泛木兰船。楼台簇簇疑蓬岛。野人只合其中老。别来已是二十年。东望眼将穿。
醉落魄。宋代。曾觌。 情深恨切。忆伊诮没些休歇。百般做处百厮惬。管是前生,曾负你冤业。临岐不忍匆匆别。两行珠泪流红颊。关山渐远音书绝。一个心肠,两处对风月。
送温初下第。唐代。孟郊。 日落浊水中,夜光谁能分。高怀无近趣,清抱多远闻。欲识丈夫志,心藏孤岳云。长安风尘别,咫尺不见君。
白发。明代。祁顺。 忆昔行年初弱冠,满头鬒发如云烂。春光在眼能几何,陡觉容华镜中换。三旬有二秋兴发,忽作潘郎二毛叹。因循四十未有闻,两鬓霜毫渐凌乱。只今蹉跎方及艾,已比前时白过半。晨梳灯下星隐映,晚握窗前雪璀璨。平生历履多苦辛,况是功名早羁绊。百年强半瞬息间,向后几何堪把玩。丈夫生世贵有立,万事由天又奚惮。试观上古贤达人,衰老相仍孰能逭。马肝之石不须求,甘露为羹亦誇谩。有钱沽酒醉即歌,任作龙钟白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