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柳条新,巴陵城下人。烹鱼邀水客,载酒奠山神。
云去低斑竹,波回动白蘋.不堪逢楚老,日暮正江春。
晚次巴陵。唐代。李端。 雪后柳条新,巴陵城下人。烹鱼邀水客,载酒奠山神。云去低斑竹,波回动白蘋.不堪逢楚老,日暮正江春。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二。明代。陈邦彦。 劫火腾腾半作灰,可怜新傍越王台。飞尘铁骑窥关近,斗穴金戈动地来。京国衣冠双捧日,腊残风雨再鸣雷。欲凭锡杖穿林去,多恐山云扫未开。
甲午七夕在京和朱子木韵。宋代。李曾伯。 巫云一去付悠悠,堪笑星河老不休。天上凄涼两魂梦,人间阅历几春秋。销磨长恨诗难尽,领略良宵酒莫留。借我天槎试相问,拙人还与巧同不。
送僧归富春。唐代。郑巢。 忆过僧禅处,遥山抱竹门。古房关藓色,秋径扫潮痕。石净闻泉落,沙寒见鹤翻。终当从此望,更与道人言。
清平乐 其二 和韦庄。。顾随。 春风春雨。娇纵垂扬缕。花外关关黄鸟语。恰是新愁来处。音书不付春鸿。坐看飞絮濛濛。自是东皇无赖,落花休怨东风。
一华亭。宋代。朱敏功。 自闻达摩西来意,五叶敷荣祗一花。从此祖风传不泯,灵芝到处有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