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郎三载后,宠命一朝新。望苑迁词客,儒林拜丈人。
莺飞绮阁曙,柳拂画堂春。几日调金鼎,诸君欲望尘。
喜皇甫郎中拜谕德兼集贤学士。唐代。李端。 为郎三载后,宠命一朝新。望苑迁词客,儒林拜丈人。莺飞绮阁曙,柳拂画堂春。几日调金鼎,诸君欲望尘。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劝徒铭。宋代。释惟照。 身心无拘,动寂无知。如大死人,无倚无依。无拘者宽,无知者安。无内无外,无定无观。无适无莫,无造无作。无去无来,无好无恶。一道清虚,万法如如。愚极成智,智极成愚。超诸数量,孰云比况。净尽不留,无法可尚。识不可识,智不可知。谁家之子,兀然巍巍。巍巍不存,根尘颖脱。如憨如痴,落落魄魄。不惜口业,为了说破。笑杀阇梨,山僧罪过。
外侄李光祖往见尚垂髫今观寄嗣直小诗已可爱因次韵。宋代。黄叔达。 昔别长安未裹头,如今诗句可消愁。外家未觉风流远,他日相期到益州。
闻西征中路官军消息 其二。明代。区大相。 自从西征劳士马,六七年间谁主者。溪谷量人乌厌肉,举声向天天泪下。朝廷任用在得人,枉令赤子膏原野。飞刍挽粟不得停,民穷彻骨复横征。人言东海深无底,填尽物力何时平。不如表请暂回军,休养士卒求内宁。明王有道四夷服,安用越国寻兵争。
九日游普陀岩。明代。陈天资。 海国秋深乐事稀,普陀岩下扣禅扉。寺经岁月几僧在,木落山空一鸟飞。欲觅黄花迷故径,暂从玄圃问真机。题糕忽忆当年事,插遍茱萸酩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