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王家无怨住襄城,世总生贤。似谢阶兰玉,马庭梧竹,一一堪怜。富贵关人何事,且问此何缘。又踏前朝脚,领蜀山川。点检重关复阁,尚甘棠匝地,乔木参天。中兴规画,父老至今传。六十年、山河未改,只芳菲、不断紧相联。相将又,参陪宰席,还似当年。
八声甘州·自王家无怨住襄城。宋代。魏了翁。 自王家无怨住襄城,世总生贤。似谢阶兰玉,马庭梧竹,一一堪怜。富贵关人何事,且问此何缘。又踏前朝脚,领蜀山川。点检重关复阁,尚甘棠匝地,乔木参天。中兴规画,父老至今传。六十年、山河未改,只芳菲、不断紧相联。相将又,参陪宰席,还似当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过济上昭刘大司空奉赠二律 其一。明代。胡应麟。 玉匣双龙挂斗躔,金堤千鹢度楼船。褰帷大吏群趋日,缓带中丞独坐年。碧汉云霞高凤羽,黄河冰雪净蛟涎。无论四载驱驰急,烨烨旂常太史悬。
题画壁。元代。贡性之。 何处江山似此佳,看君图画欲移家。沙边洲渚潮浑没,云里楼台树半遮。丛桂漫歌《招隐赋》,种桃谁识避秦花。晚风吹送归舟急,一片征帆带落霞。
和普守勾士良辅元大夫见寄二首 其一。宋代。冯山。 相知思命驾,见教每书绅。咫尺去无路,奋飞嗟此身。贪廉虽异操,出处幸为邻。肯笑刘郎病,前头万木春。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六。清代。朱彝尊。 绿烟初洗兔华秋,片片鱼云静不流。山月池边看未足,移船买酒弄珠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