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弧射狼夜夜张,角弓备寇不可忘。
将军屯师古关下,不尚武力何由强。
日与官兵来会此,弓须射硬箭射长。
更如羿中九乌毙,独见杲杲明扶桑。
高阳关射亭。宋代。梅尧臣。 星弧射狼夜夜张,角弓备寇不可忘。将军屯师古关下,不尚武力何由强。日与官兵来会此,弓须射硬箭射长。更如羿中九乌毙,独见杲杲明扶桑。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唐代。沈佺期。 汉王建都邑,渭水对青门。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全盛今何在,英雄难重论。故基仍岳立,遗堞尚云屯。当极土功壮,安知人力烦。天游戒东首,怀昔驻龙轩。何必金汤固,无如道德藩。微臣谅多幸,参乘偶殊恩。预此陈古事,敢奏兴亡言。
板桥和题壁原韵 其二。清代。陈田。 犹是当年旧柳条,低徊故事总烟销。才名一代杨公子,曾踏东风赋板桥。
题吕节夫园亭十一首 其十一 容安轩。宋代。周紫芝。 生理须几何,安分一枝足。向来高明中,百鬼作祸福。何如此衡茅,长年乐幽独。慎勿将蜗牛,轻比蛮与触。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王说。 晓色光华去玉京,画船新指会稽行。地严琐闼通班贵,道出吴门过里荣。亭惹春云兰渚静,波涵秋月鉴湖清。吏师诗匠高当世,卧镇何妨咏太平。
柳梢青 李园春游,借少游韵。近现代。郭则沄。 雨后鸥沙。嫩阴低护,几树夭斜。碎叠閒愁,颠风卷去,暗付飞花。分明眼底天涯。正凄黯、啼来断鸦。帆远漂愁,帘深隔梦,春属谁家。
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宋代。梅尧臣。 始谪夷陵日,当居建德年。一书冤逐客,四咏继称贤。自谓临江徼,相逢莫我先。白醪封画榼,素鲤养泓泉。戒吏收山栗,呼童惜沼莲。只期东浦过,共醉小溪边。日日占风势,时时到水堧。安知贪挂席,不肯暂回船。自尔皆无定,归欤亦未然。指程几一月,泝险历三千。鱼鸟都难问,音尘杳莫传。因之走羸仆,试与访南迁。比及过牛峡,还闻迎璧田。报言报不获,吉语喜多全。我解归尧阙,君移近汉渊。问途曾未远,命驾亦何缘。衰野今行矣,隆中有待焉。乡亭瓜接轸,风化蚁同膻。即欲朋簪盍,翻为俗事牵。爱婴娇哑哑,嗜寝复便便。鸡黍烦为具,轮辕岂得前。寄声勤以谢,幸子恕而怜。来贶诚为望,论情恐未捐。尝亲马南郡,果谒谢临川。遂得窥颜色,重忻论简编。聊咨别後著,大出箧中篇。问传轻何学,言诗诋郑笺。飘流信穷厄,探讨愈精专。道旧终忘倦,评文欲废眠。宁知主人贵,但见左鱼悬。所至同风月,相欢意涧瀍。清歌嗟在耳,素发怪侵颠。翠堞时登眺,芳洲屡泝沿。难醒拨醅醁,殊厌落头鲜。坐竹听啼鸟,临流聒嘒蝉。孤亭起归梦,南陌去扬鞭。出饯陪双旆,方蕲历广瀍。始生山吏敬,颇释利途邅。会面辞何吐,离膺事已填。空余郡楼望,野色际平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