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东园杏,忽值春飞霜。
粲然彼繁英,萎若出沸汤。
既能与之荣,而复使之伤。
向来肃杀时,已共百卉黄。
今同草吐心,不似草心长。
天理固难测,谁要必其常。
二月十四夜霜。宋代。梅尧臣。 欣欣东园杏,忽值春飞霜。粲然彼繁英,萎若出沸汤。既能与之荣,而复使之伤。向来肃杀时,已共百卉黄。今同草吐心,不似草心长。天理固难测,谁要必其常。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浣花诗社歌。清代。曾懿。 浣花溪水何洋洋,绕溪珍木郁苍苍。楼阁瞰流各低昂,湘帘十二卷夕阳。中有诗人清且扬,芝兰竞秀雁成行。明月为裾云为裳,高谈妙语翰墨香。依依梦锁春草堂,笔花灿烂生辉光。丽句争传碧琳琅,浣溪风月富锦囊。松篁敲韵入潇湘,波光云影皆文章。染墨绮靡不可忘,诗情遥共海天长。诗万卷,酒千觞,吟咏之乐乐未央。但愿人生欢聚永无荒,千秋万岁,合与骚人共草堂。
咏幻住庵辛夷花寄袁尚之。明代。顾璘。 野寺春风二月馀,辛夷著花红锦舒。诗人梦把一采笔,佛海幻出秋芙蕖。芳菲宛入右丞坞,馨香儗载灵均车。明年欲棹酒船去,袁宏雅兴终何如。
赠李支使。唐代。方干。 药成平地是寥天,三十人中最少年。白雪振声来辇下,青云开路到床前。公卿位近应翘足,荀宋才微可拍肩。一等孔门为弟子,愚儒独自赋归田。
舟中偶成。明代。叶元玉。 客途逢四月,归艇破江烟。行柳青随路,孤蟾白满川。沧波双眼里,往事一灯前。爱酒酬佳节,囊中少俸钱。
寄陈南翔张伯成主宾。元代。仇远。 山水未游遍,其如归梦何。独怜黄渚月,相隔白沤波。秋尽那无雁,霜迟尚有荷。终期共灯火,插架异书多。
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湾环清浅。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为游人盛踪,兰舟彩舫,飞轻棹、凌波面。乐事年来乍见。趁旌旗、谷莺娇啭。追随况有,疏帘珠袖,浓香绀幰。萧寺高亭,茂林斜照,且留芳宴。看韶华烂向,尊前放手,作梨花晚。
水龙吟·魏台长乐坊西。宋代。王安中。 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湾环清浅。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为游人盛踪,兰舟彩舫,飞轻棹、凌波面。乐事年来乍见。趁旌旗、谷莺娇啭。追随况有,疏帘珠袖,浓香绀幰。萧寺高亭,茂林斜照,且留芳宴。看韶华烂向,尊前放手,作梨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