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性弥嬾,曾不废养生。
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
老聃有至论,身孰亲於名。
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
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
寝欲来於梦,食欲来於羹。
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
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
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
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缾罂。
答中道小疾见寄。宋代。梅尧臣。 嵇康性弥嬾,曾不废养生。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老聃有至论,身孰亲於名。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寝欲来於梦,食欲来於羹。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缾罂。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弇山园漫成二首 其一。明代。张元凯。 甲第名园绿水洲,茂林脩竹羽觞流。当年韨褉须臾事,今日兰亭坐卧游。
越女祠。清代。周焯。 人寿罕百年,五十倏焉至。至道了无闻,容鬓日凋瘁。柽老质易朽,松苍色弥翠。令德不克崇,年高反滋累。当及未衰时,晚节早自励。
避盗泊舟武康远光亭下与同行分和杜工部诗伤。宋代。范浚。 客子舟维岸,人家树作门。西风秋惨切,南鹊夜飞翻。恻恻惊心折,鞺鞺戍鼓喧。若为容足地,广大自乾坤。
隔浦莲近 简旭初。近现代。姚鹓雏。 名山无计闭户。索共围灯语。雾重郊墟暝,弹长铗,嗟修阻。堆阜还自吐。谐琴趣。细理霓裳谱。绕弦柱。新愁旧恨,清桐多少心苦。嵯峨衰鬓,那更闲情能赋。陵谷番番梦破处。凭诉。哀丝声搅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