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根地虽卑,凌霜花亦茂。
物禀固不迁,人情自为陋。
幸与时菊开,谁嗟发孤秀。
楚人搴木末,已见离骚就。
廨後木芙蓉。宋代。梅尧臣。 托根地虽卑,凌霜花亦茂。物禀固不迁,人情自为陋。幸与时菊开,谁嗟发孤秀。楚人搴木末,已见离骚就。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弟长发孝廉至。明代。何吾驺。 三载怀归日,春深见汝来。牵衣方大笑,入坐遽衔杯。乡事频难问,家书怯未开。长空凭接翼,梦往碧云隈。
赠谈子平者。元代。成廷圭。 高人不见诜僧判,江海同谁讲子平。能以静功窥造化,每于先事动公卿。君从何处得此术,我已多时闻令名。今夕蓬窗听清论,流年容与话平生。
梅山宗老惠近诗明日自山中来访余尧城驿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 参得诗中句外禅,颇知经岁杜禅关。要须觌面亲分付,不免烦君一下山。
上元日诣昭应宫分献凝命殿以宪职不预班独归。宋代。晏殊。 别殿香三炷,斜廊酒一杯。官间非侍從,骑马却归来。
怀梁弼臣。明代。释函可。 曾寻弥勒许同龛,分手人间便不堪。一木自难支半壁,三徵终不受华簪。云山已破家何在,心胆还馀面莫惭。数亩荒塘天悔祸,尚期携竹共双柑。
月夜怀十五友,并引 其一 赵宛丘。宋代。郑元祐。 剡剡台躔映五云,通明殿上玉宸君。今宵赏月延秋桂,满袖天香不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