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
沈沈。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
八六子·扫芳林。宋代。王沂孙。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沈沈。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
王沂孙的这首词作就是一篇有着广阔的审美空间的作品。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是对暮春景象的描绘。经历了几番风雨摧折的芳林已失去了往日的新鲜,连栖息其中的春禽也衰老了几许。
“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是写诗人暮春之夜的感受:诗人临窗自吟,拂动罗扇,暮大公报湿润轻轻地漫上了衣襟。从笔调上看已由开头的沉郁向轻松过渡。
“沈沈,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这几句转入怀人,全是虚拟语气。诗人想,暮霭降临之际,意中人的居地一定是竹影横斜,庭院深深,洁净的珠帘正拂动着散发轻香的青苔,而她,也许正沿着花木扶疏的幽径独自徘徊。
“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这几句写意中人的百无聊赖。
“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诗人由意中人寂寞凄楚的环境转入已往情事的回忆。
“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以景作结,含蓄而有兴味。诗人以意中人门前的翠阴渐深渐浓,暗示时光流逝,相会无期。因此,虽无一个情字,但无处不有情在,虽无一个恨字,但无处不有恨在,真是“道似无情却有情!”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晚斋谒张永南翰读归复简此。明代。林士元。 宿雨不潦羲伯驭,晚凉堪曳玉堂裾。朱帘静度燕山色,碧构清涵太史书。倾盖几回瞻相业,虚襟终日对文儒。临风漫省瑶华造,欲报琼英愧不如。
春日溪上。宋代。宋祁。 溪上和风吹薄云,溪边花木亦欣欣。州人未散烦携酒,行乐先须让使君。
挽李给事中父。明代。曹义。 令子清时拜好官,先生林下独盘桓。隔帘山色吟边见,绕径黄花醉后看。沧海鹤归云渺渺,南柯梦断夜漫漫。可怜孤冢平郊外,衰草含烟霭莫寒。
题赵孟庄。唐代。杨巨源。 管鲍化为尘,交友存如线。升堂俱自媚,得路难相见。懿君敦三益,颓俗期一变。心同袭芝兰,气合回霜霰。石门云卧久,玉洞花寻遍。王濬爱旌旗,梁竦劳州县。烟鸿秋更远,天马寒愈健。愿事郭先生,青囊书几卷。
孙登长啸图。宋代。郑思肖。 碧眼空空照九州,阮公不是我同流。划然长啸谁听得,独有苏门山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