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云归老岫,荷蓧量幽潭。古榻连池损,痴禅著谜参。
閒胶踏石屐,小立探春骖。竹路编龙子,花时过长男。
草侵红版谷,蕉短绿天庵。角焰抽寒穗,垆丝吐睡蚕。
农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溪鸟藏深滟,涧毛露浅鬖。
疏经通老衲,书额过精蓝。欲访东林去,陶家借竹蓝。
法华庵同诸开士限韵。明代。袁宏道。 送云归老岫,荷蓧量幽潭。古榻连池损,痴禅著谜参。閒胶踏石屐,小立探春骖。竹路编龙子,花时过长男。草侵红版谷,蕉短绿天庵。角焰抽寒穗,垆丝吐睡蚕。农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溪鸟藏深滟,涧毛露浅鬖。疏经通老衲,书额过精蓝。欲访东林去,陶家借竹蓝。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谩兴四首 其二。明代。黄衷。 南山有芳茅,拔之必连茹。茹也欣所托,芳茅终不语。拔茅夫何为,无乃葺其宇。宇广茅叶短,竟不蔽风雨。茅兮任弃捐,茹亦委沟水。亭亭数尺松,青青雪霜里。
立春日作。清代。寅保。 袅袅青幡拂画栏,条风有信散严寒。年华不合簪新胜,面目惟须整旧冠。凤阁记曾书帖子,虎林谁为荐辛盘。阳回两浙东西岸,满眼恩波海样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