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哭杀西来意,争似天津看弄猴。述梦终愁多蹇涩,捋须自悔不搂{扌叜}。
芩连难抑虚肠火,脂粉徒填色眼沟。誓把一镫烧栈道,蜀王无迹问金牛。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二十四。明代。王夫之。 苍天哭杀西来意,争似天津看弄猴。述梦终愁多蹇涩,捋须自悔不搂{扌叜}。芩连难抑虚肠火,脂粉徒填色眼沟。誓把一镫烧栈道,蜀王无迹问金牛。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观稼二首 其二。明代。周伦。 山城秋过雨,千里净埃尘。场圃登禾黍,神祠荐藻蘋。催科今到骨,饿莩久垂津。见说阳城守,年来泽被民。
立秋后一日登中岩寺步宋人张方韵。明代。陈是集。 何处秋风夜转蓬,客思缥缈静闻钟。笙吹石磴俨仙子,钥扣梵林逗远峰。鱼自亲人添俗唤,珠还额佛漫留踪。髯翁现偈兼泉涌,滴滴醍醐想玉容。
题张季长少卿饰庵,名取告词云"学足以自饰。宋代。杨万里。 吾友张饰庵,学到贲上白。真贲初非文,至饰亦无色。君看瑄玉姿,岂借青黄饰。宝气不自中,白虹贯空碧。饰庵隐岷岭,英名震京国。鲁论感凤叹,春秋辩麟获。孝庙聘丘园,有来校坟籍。光皇访忠贤,再起贰卿棘。未应两朝旧,不侍九重侧。训词揭昭回,圣意深记忆。盍归赞人文,小却犹讲席。未要从子真,带月耕岩石。
归至三衢怀芸庄兄留京。宋代。萧立之。 午热犹疑夏,宵寒不似秋。独归仍念远,久客得无愁。白酒村村市,黄花处处楼。不缘风雨色,吾欲理扁舟。
雨夕行。明代。何景明。 城头雨脚黑不断,阶下冻潦流已满。出门咫尺无所适,积雾连云接平坂。城中家人沈与赵,我忽思之费招挽。赵子闭门卧不出,沈生冲泥来独晚。临阶下马入我堂,琅琅高咏不可忘。瑶徽浮尘为我拭,磁罂浊酒为我尝。西邻彭生亦豪士,四壁风雨卧一床。隔墙深夜呼即至,三人团坐倾壶觞。须臾檐雨乱沾席,窗风萧萧动烟柏。照夜青缸寒向人,促曙红垆暖留客。请君再歌我击节,晨鸡已下西城陌。呜呼!人生欢乐难再来,古人满眼俱尘埃。何况与子异乡域,此地相逢能几回。
送赵秋谷之潮州。清代。陈恭尹。 半月五羊城,紫梅开尚浅。何以乐新知,青尊共游衍。良俦唯二三,美酝无沈湎。时寻广莫野,或命岢峨艑。古寺搜碑遗,清溪候潮转。悠然发长啸,倏尔飞雄辩。归来读君诗,烛下终长卷。如有神物凭,顿使心目展。东海与泰山,真形入裁剪。人言之子傲,我独钦其善。群惊叶县龙,信有蜀州犬。性情虽各适,去取良无舛。倘君非不狂,即我狂难免。寒冬为此别,宿约诚须践。昌黎驱鳄地,风教今重阐。首路指龙川,君家旧疆畎。怀古一沈吟,新篇会非鲜。引领望归艎,芳郊及春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