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过溪桥日欲晡,远林残叶似栖乌。
照公院里堪留宿,已有梅花有酒无?
与内弟周思敬晚过雁荡僧舍。明代。高启。 同过溪桥日欲晡,远林残叶似栖乌。照公院里堪留宿,已有梅花有酒无?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谋退四首。宋代。宋庠。 勤勤念耦耕,不是钓虚名。皓魄圆犹缺,芳卮满故倾。佩韦防事急,分肉倚心平。此意将谁语,临深坐冶城。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三。清代。刘鹗。 桓桓邝将军,忧国常戚戚。韶民苦凋瘵,军赋从何出?慨然示无私,政令始归一。仓库岂不盈?稽之不终日。
湖外泛雪。宋代。薛嵎。 雨雪连朝意未休,支筇难步最高楼。梅花不识春风面,野水相平古渡头。船上看山无屋碍,尘中阅世似沤浮。一生穷苦缘诗僻,莫把诗穷认作愁。
不恨郎潜有二毛,喜从仙禁接官曹。重吟紫殿森珠网,纵观诸郎夺锦袍。
汗血来时皆骥子,神仙不动倚灵鳌。明堂梁栋抡材尽,世上那知伐斫劳。
与宋次道舍人同在殿中覆考进士次道子侄同就御试赠次道二首 其二。宋代。刘攽。 不恨郎潜有二毛,喜从仙禁接官曹。重吟紫殿森珠网,纵观诸郎夺锦袍。汗血来时皆骥子,神仙不动倚灵鳌。明堂梁栋抡材尽,世上那知伐斫劳。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宋代。陆游。 半饥半饱随时过,无客无书尽日闲。童子贪眠呼不省,狸奴恋暖去仍还。
游宝方山。宋代。袁燮。 幽岩如高人,气骨天所赋。凛然超尘寰,不受俗气污。湖湘饶峰峦,往往穷僻处。城郭去之远,谁能蹑芒屨。安知古都梁,爽垲有真趣。徜徉东郊外,青山在指顾。山中八洞列,天巧於此觑。蜿蜒老螭蟋,崭岩怒虎踞。如屏亦如龛,一起复一仆。卷阿坐良稳,狭径足难措。帝观若险隘,中道本宏裕。叠翠常回环,寒泉日倾注。石乳一何粲,和气知有聚。所见皆可人,十步目九寓。造物不能秘,奇诡遂呈露。奎画贲精舍,鬼神昔呵护。古称小有天,仇池乃其附。甬东有胜境,豁然四窗具。玲珑皆自然,匪以雕镌故。谁谓宝方小,是亦洞天数。谁谓此邦陋,有景即可慕。我本烟波徒,雅性厌驰鹜。搜寻得所欲,心境顿明悟。赏玩有余味,跻攀了不怖。得意或忘归,苍然迫曛暮。兹山虽可乐,用之乃成路。有径不能用,茅塞大可惧。对此发深省,岁月勿虚度。俗态易湮没,清游莫辞屡。援笔述鄙怀,愧乏惊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