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楫望迷林,闲为淇澳吟。
君家不可见,但听烟中禽。
日落浦云远,雨余江水深。
非同抱清节,岁晏复谁寻。
赠竹里子。明代。高启。 弭楫望迷林,闲为淇澳吟。君家不可见,但听烟中禽。日落浦云远,雨余江水深。非同抱清节,岁晏复谁寻。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花朝二首 其二。清代。王季珠。 引我红愁却几株,放歌那说不关渠。花奴诗隶供闲遣,福分三生修到无。
答子履学士见寄。宋代。欧阳修。 颍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仍得治仙乡。梦回枕上黄粱熟,身在壶中白日长。每恨老年才已尽,怕逢诗敌力难当。知君欲别西湖去,乞我桥南菡萏香。
太上皇后挽诗。宋代。王炎。 大帝资阴德,吾皇仰母慈。盛仪犹浣服,新乐在含饴。玉册将增庆,椒庭遽共悲。忧勤终损寿,天道果难知。
小饮张季野宅分韵得张字。元代。方回。 涂潦访远客,未免褰我裳。同行二三子,先后相扶将。达官肯忘势,鳞次升高堂。具言大雨水,民饥籴估昂。西成已无望,颜色俱恻怆。斗升弃孩稚,此事真可伤。今年劣足支,所虑明年荒。肉食念沟瘠,岂无筹策良。有司执所见,猾吏尤不臧。老夫颇涉历,意欲输毫芒。窃虞水投石,徒用热中肠。不如归去来,涤闷寻杯觞。平生济物心,已{拖扌换弓}不复张。尚于朋友间,未減诗酒狂。华屋旧公孙,燕室书画香。娱琴适情性,悟棋知兴亡。万事不挂口,逍遥参蒙庄。缪恭相如右,终惭思旷傍。淫霖苦未已,积阴翳秋阳。时艰近至此,盗贼将披猖。一醉岂易得,悲歌成短章。邂逅即分首,相思云树长。
亦好园群花盛开戏成。宋代。喻良能。 三岁无诸国里,青春不是花时。今日小园春半,百般红紫芳菲。
荔枝画,为福建佥宪张惟远题四首 其三。元代。张昱。 红尘一骑露华香,不管卢龙道路长。谁信御前供玉食,不呈妃子不先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