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阙连宵迥,重楼拂曙通。山岚茜翠外,花气郁纷中。
鸣鸟骄芳树,轻烟散景风。何须临曲巘,幽意足帘栊。
题宫树春云卷。明代。袁宗道。 绛阙连宵迥,重楼拂曙通。山岚茜翠外,花气郁纷中。鸣鸟骄芳树,轻烟散景风。何须临曲巘,幽意足帘栊。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五用韵。宋代。方岳。 能官不如归,能诗不如睡。春风遽如许,对酒每三喟。驾言平山游,岁月惊屡至。岂不贤於人,逐逐利名醉。
白云寺阁次壁间张使君韵。清代。宋照。 白云小阁与云平,开阁莹然眼界清。飞鸟没边孤塔见,乱山缺处夕阳明。僧投远寺烟中去,筏下空江镜里行。林外声声啼布谷,青郊应及试春耕。
高泉临行再赋此以别。明代。杨慎。 异乡流落倚名公,公去穷荒望益穷。客路万三千里外,仙居七十二泉中。昌黎仰斗台光远,靖节停云时雨濛。铩羽涸鳞去安所,翾飞川咏几时同。
休上人怨别。明代。郑学醇。 冉冉日西倾,漫漫长夜迫。登楼望所思,月华正当席。昔别与我期,乃在三五夕。玉露忽已零,瑶华亦堪摘。即事怨揆违,感物嗟离拆。殿忧及晦明,悠悠和岁隔。挥手排青云,何时遂良觌。
采桑子。清代。赵我佩。 月钩斜挂云罗薄,秋思绵绵。却在谁边。辜负良宵又下弦。玉钗扣枕银屏掩,乍起还眠。残梦如烟。挑尽釭花夜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