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潇湘波上云,化为流血杜鹃身。长疑啄破青山色,
只恐啼穿白日轮。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
声声犹得到君耳,不见千秋一甑尘。
闻杜鹃。唐代。李洞。 万古潇湘波上云,化为流血杜鹃身。长疑啄破青山色,只恐啼穿白日轮。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声声犹得到君耳,不见千秋一甑尘。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秋日送戴山民游豫章。清代。孙中彖。 北山高枕卧烟梦,送尔长征感慨多。猿狖夜啼孤岭月,鱼龙秋静五湖波。尊前怨别携吴剑,客里惊心听楚歌。若上滕王高阁望,西山南浦近如何?
惠州代泛亭雨后望西湖。清代。陈恭尹。 高亭下视极人寰,积水遥连埤堄间。一线绿分湖上路,几重青出郡西山。坐临胜地如曾到,名在千秋自不删。不是使君闲着眼,后人何处得跻攀。
西江月·学道休於外觅。元代。谭处端。 学道休於外觅,灵苗出自心田。铁牛耕透见根元。全在殷勤锻炼。认证元初面目,端身勿使邪偏。六钧弓硬拽来圆。箭箭红心有验。
谒金门 山寺。清代。董俞。 山欲暝。山半一声孤磬。两两野猿攀绝磴。寒潭落日净。帘内老僧入定。帘外松花满径。古殿石灯金粟影。心珠常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