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桑斧响初停,溪上丛麻色渐清。
郡阁南风才几日,荷花开满镜香亭。
鸳鸯湖棹歌 之十九。清代。朱彝尊。 村中桑斧响初停,溪上丛麻色渐清。郡阁南风才几日,荷花开满镜香亭。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燕中老人歌。元代。胡奎。 桐花半落南窗雨,三尺枯桐瘦蛟语。燕山老人雪满颠,尊前相见说当年。向人解唱清平调,玉碎昆崙凤凰叫。一声飞空过綵云,此曲不许人间闻。尔当更为歌一阕,赠示西湖歌明月。
六十之年忽已至,此去当逢儿上巳。燕京春气向来迟,红白未开桃与李。
先生有似南郭綦,终日嗒然唯隐几。稍闻天籁出枅圈,未辨春容识红紫。
三月三日挈叶氏甥女约刘伯远、通叔兄弟、侯疑始游万生园。近现代。严复。 六十之年忽已至,此去当逢儿上巳。燕京春气向来迟,红白未开桃与李。先生有似南郭綦,终日嗒然唯隐几。稍闻天籁出枅圈,未辨春容识红紫。忽思结伴趁佳辰,更以清言消短晷。二刘兄弟今敞攽,况有吾徒侯叔起。驱车相约到城西,地近不逾五七里。只怜景物太彫疏,不共承平竞繁侈。王孙当日辟名园,意与西人争吊诡。草木搜集兼亚欧,毛羽牢笼暨非美。园官土著用胡倭,月廪水衡供喙饲。中西异制起行宫,禦宿逶迤承燕喜。谁料一朝异陵谷,瓶犹未罄罍先耻。文章么豹几留皮,老苍黄鹞徒矜觜。何曾二起继三眠,却笑万生成万死。迩来涤场号农事,处处标题分溺矢。稍胜艮岳筠为薪,岂有九成泉出醴。令人却忆山阴言,俯仰陈迹无乃是。只供吾曹作凭吊,年年太息流光驶。西山青眼故依然,沧海横流嗟未已。清游聊复五人同,不必流觞依曲水。语阑天末转轻雷,似以微阳告春始。更将何物洗荒伧,惟有唐花开玉蕊。老夫年来腰脚健,望眼园林空徙倚。苍然莫色向归途,依旧繁镫闹城市。秋鸿有信问明年,回首前游真梦耳。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咏史三首 其二。明代。王彦泓。 冠剑纷纭出石城,偏从佳客问分明。只应不避兰成妒,历历莺啼说太清。
题饶平公馆。元代。陈理。 万山环绕一孤城,城外荒郊路坦平。春煖祇看桃李灿,山深不见虎狼行。俗同邹鲁皆归化,人乐农桑尽力耕。更喜儒林多俊彦,年来桂籍共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