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午绛云烘墨,渴乌偏掉尾、威胡赫。一霎溪风凉激。
谁取十万冰弦,辊来霹雳。
急雨琤琮裂帛,万瓦战金铁。轰馀怒犹思、坏墙壁。
此际白苧凉衫,独上快阁临风,须如猬磔。
芭蕉雨 骤雨。清代。陈维崧。 日午绛云烘墨,渴乌偏掉尾、威胡赫。一霎溪风凉激。谁取十万冰弦,辊来霹雳。急雨琤琮裂帛,万瓦战金铁。轰馀怒犹思、坏墙壁。此际白苧凉衫,独上快阁临风,须如猬磔。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秋日过邻院。清代。叶方霭。 山云禅榻静相因,偶为孤游得笑嚬。闲对景光真逝水,暗悲身世总流尘。频来檐鸟疑新主,别去庭花是故人。一阕渔歌数声笛,溪边林下转情亲。
秋怀。清代。汪漱芳。 落叶下庭除,凉风被原野。四顾何泬寥,万象空潇洒。秋士例悲秋,含凄向谁写。黄菊惨不芳,采之不盈把。邻不来二仲,谁与倾三雅。秃笔黯无光,哦诗亦聊且。不辞拥鼻苦,所伤和歌寡。明月恰有情,徐徐下檐瓦。起舞招明月,徘徊月之下。月来复月去,中庭露华泻。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宋代。洪咨夔。 山深閴无人,夜半迷黑月。魑魅乘其昏,光怪互出没。独行欲何之,十步八九兀。隔林炬火明,命向虎口脱。
北江别亲友。明代。何维柏。 孤舟万里迅宵征,细雨深更寝复兴。别岸数声传野柝,前湾几点落渔灯。非才捧檄成何事,多病匡时愧未能。倚枕不胜怀土梦,白云回首几千层。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凌虚台记。宋代。苏轼。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