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乐沦江海,先皇旧赐琴。曲终尝变徵,愁绝不关音。
风雨孤臣泪,乾坤逐客心。可怜家万里,西望白云深。
和王南州听杨太常弹琴诗。清代。董俞。 雅乐沦江海,先皇旧赐琴。曲终尝变徵,愁绝不关音。风雨孤臣泪,乾坤逐客心。可怜家万里,西望白云深。
清江苏华亭人,字苍水,号樗亭。董含弟。顺治十七年举人。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诗文与含齐名,时称“二董”。著有《樗亭集》、《浮湘集》、《度岭集》。 ...
董俞。 清江苏华亭人,字苍水,号樗亭。董含弟。顺治十七年举人。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诗文与含齐名,时称“二董”。著有《樗亭集》、《浮湘集》、《度岭集》。
题陈耕三老友摄影玉照。清代。郑国藩。 五十年前老学友,韶华转瞬成白首。伊谁开镜摄君容,欲赠君诗感慨久。忆昔读书逊敏堂,书声尽日常琅琅。兄事愧无十年长,别后鸿泥几参商。原思清贫端木富,货殖儒林岂异趣。阅尽沧桑时局新,相逢幸未失旧步。老我儿孙绕膝多,君家福履更殊科。跨灶绍箕有贤子,等閒岁月易销磨。搀枪吐燄烟尘起,十五年来乱如枲。贼梳兵
乙未十二月二十四日立丙申春予忝七十。元代。方回。 十岁端平旧丙申,元贞重见丙申春。几灾几难到今日,诸父诸兄皆古人。未及悬车官已解,不能负贩子俱贫。细思多少同庚者,地下先埋富贵身。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宋代。梅尧臣。 我昔吏桐乡,穷山使屡蹑。路险独後来,心危常自怯。下顾云容容,前溪未可涉。半崖风飒然,惊鸟争堕叶。修蔓不知名,丹实坼在荚。林端野鼠飞,缘挽一何捷。马行闻虎气,竖耳鼻息嗋。遂投山家宿,骇汗衣尚浃。归来抚童仆,前事语妻妾。吾妻常有言,艰勤壮时业。安慕终日间,笑媚看妇靥。自是甘努力,於今无所慑。老大官虽暇,失偶泪满睫。书之空自知,城上鼓三叠。
客有持宁庵诗至山中者次韵赠之。明代。邵宝。 山中十里绿阴长,新涨浮浮架石梁。赋罢蒹葭掩僧舍,午风销尽佛前香。
木兰歌。唐代。韦元甫。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