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本无碍,乘风且浪游。岸疑随舫动,星故逆云流。
小憩闲临水,高吟晚上楼。宁知人代里,不复有丹邱。
江行。清代。通琇。 天地本无碍,乘风且浪游。岸疑随舫动,星故逆云流。小憩闲临水,高吟晚上楼。宁知人代里,不复有丹邱。
通琇(1614~1675),清初临济宗僧。江阴人。俗姓杨。字玉林,世称玉林通琇。十九岁投磬山圆修出家受具,任其侍司且嗣其法。后住浙江省武康报恩寺。清·顺治十五年奉世祖之诏入京,于万善殿弘扬大法,受赐号“大觉禅师”,翌年加封为“大觉普济禅师”,赐紫衣。十七年秋,帝建立皇坛,挑选一千五百僧受菩萨戒,特请师为本师,并加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其后,师回西天目山,重修殿宇,将山麓之双清庄改为丛林,因袭该山祖师高峰原妙所创师子正宗禅寺之名称,称为师子正宗派。康熙十四年七月,寂于江苏省淮安慈云庵,年六十二。 ...
通琇。 通琇(1614~1675),清初临济宗僧。江阴人。俗姓杨。字玉林,世称玉林通琇。十九岁投磬山圆修出家受具,任其侍司且嗣其法。后住浙江省武康报恩寺。清·顺治十五年奉世祖之诏入京,于万善殿弘扬大法,受赐号“大觉禅师”,翌年加封为“大觉普济禅师”,赐紫衣。十七年秋,帝建立皇坛,挑选一千五百僧受菩萨戒,特请师为本师,并加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其后,师回西天目山,重修殿宇,将山麓之双清庄改为丛林,因袭该山祖师高峰原妙所创师子正宗禅寺之名称,称为师子正宗派。康熙十四年七月,寂于江苏省淮安慈云庵,年六十二。
中秋夜小亭对月独酌四首末首怀邦相明府 其二。明代。胡应麟。 玉露无声桂宇高,小亭孤坐一挥毫。百篇斗酒聊今夜,斟酌骑鲸欠锦袍。
次韵刘元煇喜予还家携酒见访三首 其一。元代。方回。 白纻乌纱巾,久不见此客。眉长耳有毫,眸子秋水碧。惠然顾柴门,坐对山气夕。荒芜渊明径,寂寞子云宅。携酒意殊厚,细酌话宿昔。袖中出新作,关键有阖辟。五十始学诗,定复笑高适。繄予骨相屯,年年困行役。里社何幸还,尾君杖屦迹。苦辛厌奔驰,忧患饱阅历。胸中万不平,一笑春冰释。双鸡古侯膳,拜赐书之策。顾无明月珠,何以报私觌。
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宋代。杨万里。 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锺声与梵音。
读离骚 其一。清代。梁霭。 陈辞敷衽太忉忉,《天问》翻怜《九辨》劳。千古蛾眉招众嫉,美人心事易《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