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酒离亭十里强,半醒半醉引愁长。
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
醴陵道中。唐代。李群玉。 别酒离亭十里强,半醒半醉引愁长。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舟行崇德。宋代。陈必复。 落日挂征帆,西风客袂单。灯明村店近,船重水程宽。芦蓼作秋意,汀洲生晚寒。钟声烟外寺,山色梦中看。
殊胜渊师八十余因见访问之近来如何答曰随缘。宋代。王安石。 寄托荒山鬼与邻,一生黄卷不离身。百年薪尽随缘去,莫学缁郎更误人。
贺新郎 送西蜀余生,生赴洞庭梅社之约。清代。陈维崧。 积雨晴光霎。偃南荣、萧然斗室,炉熏梵夹。门外绿潭风乱响,何处橹声飒飒。又惊起、陂塘睡鸭。此地蜀风殊不恶,况翁家、原住巴东峡。姑小住,歌相答。翁言光福村中塔。十年来、与周旋久,民风颇洽。每到春时向晴昊,千树繁花乱插。玉浪捲、直冲苕霅。茶灶笋舆屏当未,鹤猿盟、夙订三章法。亟归荷,伯伦锸。
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宋代。梅尧臣。 何必水周堂,翛然万木凉。朋簪兹共乐,节物自迎商。巧笑承欢剧,新词度曲长。骖鸾悲雾扇,泛蚁釂云浆。并蔕榴房熟,连丛桂蕊香。人初投辖醉,客甚掺檛狂。鬓约寒鸦碧,衣轻舞蝶黄。流波闲任注,错席岂依行。亹亹谈宁倦,厌厌夜巿央。良时诚可惜,清燕北无荒。
近秋。明代。郑岳。 寒虫夜雨近清秋,华发偏惊岁月流。景逼桑榆空把玩,迹随蓬梗任浮游。幸无轩冕为身累,独有关山滞客愁。早晚宽恩释累系,驾鸿千里访浮丘。
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宋代。梅尧臣。 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滴阶初闻声,濯树暗有香。吹烛焰闪闪,鸣鸡湿昂昂。稍已便衣冠,喜气眉宇翔。安然如涸鱼,呴沫久已望。尘缨自可洁,何必念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