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
马蹄无入朱门迹,纵使春归可得知。
游城南十六首。题于宾客庄。唐代。韩愈。 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马蹄无入朱门迹,纵使春归可得知。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送崔氏。明代。何景明。 飘飘山上葛,累累田中瓠。苟非同根蒂,缠绵安得固。人情易反复,结交有新故。嗟哉夙昔好,乖弃在中路。明珠倘无因,按剑不我顾。深言匪由衷,白首为所误。亮君勖恒德,永副平生慕。
邻园海棠。元代。张昱。 自家池馆久荒凉,却过邻园看海棠。日色未嫣红锦被,露华犹湿紫丝囊。掌中飞燕还能舞,梦里朝云自有香。银烛莫辞深夜照,几多佳丽负春光。
送邹东郭掌南院。明代。唐顺之。 最怜江左风流地,暂作周南太史公。通籍总称鸾掖吏,分曹独向凤台东。香携汉署沾新绶,花近秦淮瞰故宫。此去谈经门下客,几人相对坐春风。
潮州春思 其五。清代。丘逢甲。 滑笏春波凤水香,春愁揉碎托瑶章。桃花红雨梨花雪,不见题诗谢五娘。
疏山塔。宋代。释绍昙。 衲僧毛病没星星,刚被傍人授记成。万壑松涛撼明月,隔溪误认倒屙聋。
放歌。清代。程晋芳。 老夫行年五十一,百无一能祇捉笔。奏牍连行乌作焉,官书纂义十遗七。讥姗谴诃杂然至,时复关门引微疾。季冬行及仲冬毕,风紧檐头吹觱篥。毡帘布幄下层层,宛尔重绵裹虮虱。诗骚子史罗满架,嗜若儿曹慕梨栗,审音高下勘《唐韵》,断义精粗申汉律。眼底清明翳障除,胸中磊砢光怪出。自有萧闲自弗耽,日日从人甘缚桎。不求空山饵芝术,不理荒园种柑橘。待筑书楼四五间,井深汲用长绳繘。朝光荧荧花散苾,夜深沈沈烛挑堲。数瓯白粥可扶身,三尺乌皮足容膝。视死生如经旦暮,贫贱知非难人术。生平茹檗同食蜜,谁信莲枯犹有蔤。蹊田正好为饭牛,啖菹行且潜吞蛭。掉首终惭出世迟,白发盈颠不堪栉。吴门烟水一千顷,何日归舟月涓吉。吾蛇尚在喜方溢,吾舌犹存语毋失。窗前雪花洒蒙密,起舞长歌用自逸,欹枕懵腾上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