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驰岐路共营营,只为人间利与名。红杏园中终拟醉,
白云山下懒归耕。题桥每念相如志,佩印当期季子荣。
谩道强亲堪倚赖,到头须是有前程。
遣怀。唐代。杜荀鹤。 驱驰岐路共营营,只为人间利与名。红杏园中终拟醉,白云山下懒归耕。题桥每念相如志,佩印当期季子荣。谩道强亲堪倚赖,到头须是有前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凌虚台记。宋代。苏轼。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壬辰岁草昧蜂起比屋皆煨烬区室幸存自扁曰傲轩因题八首 其五。元代。胡天游。 风尘澒洞灵光在,煨烬萧条鲁殿存。事有至难今两得,傲轩犹我我犹轩。
胡波斯引为丹阳氏作。元代。查居广。 紫凤檀瓢剖鸣玉,■斑镜面蚺蛇腹。银丝四索挂寒冰,中有骊珠三万斛。丹阳老人今乐师,当筵一曲《胡波斯》。太罕新声变哈失,曹纲缩手昭君悲。捩轴抽弦弹曳乐,历乱金盘撒飞雹。贝宫月冷泣雌蛟,瑶汉秋清叫孤鷟。玉壶水咽铜龙哀,绕指忽作盘空雪。剑光迸火玉斗碎,马蹄飞蹴河冰裂。洪牙促羽调声转,壮士气酣毛发立。蹋歌起舞劝一觞,不惜花袍酒淋湿。老人波斯技绝伦,出入侯门三十春。银鸾半臂紫貂帽,光动主翁筵上人。繁华转眼成今古,独技波斯向谁鼓。归来醉卧锦氍毹,高楼一夜梨花雨。
答刘子静。宋代。徐积。 风兰不复采,风树何由静。一日复一日,大龙自驰骋。无限好花开,何异秋风景。洒泪报君诗,正是鹤孤警。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十二。宋代。张道洽。 古藓护疏枝,幽花发短篱。唯宜霜月照,莫遣雪风知。数点玲珑玉,三生洒落姿。自从窗外见,风味至今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