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坠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
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
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唐代。刘言史。 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坠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
刘言史。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和明仲洗马韵二首 其一。明代。李东阳。 竹简韦编次第评,于君真见古人情。百年事了须闻道,举世嫌多为近名。敢谓学非颜氏乐,直将心比伯夷清。尘踪满地无由濯,何处沧浪水上缨。
七月一日宴七里香花下作 其五。清代。范咸。 幸留七里香名在,认取山矾为写真。寄语世人休聚讼,冰姿原不藉前尘。
奉使淮藩留别同馆诸君 其一。明代。区大相。 层城何高高,上列珠树林。林间有好鸟,相对扬徽音。飘风日夕至,吹我异川岑。川岑虽云异,幸不隔同心。故人怜远别,惠我结衷襟。申诺等崇丘,佩谊重兼金。徘徊首归路,对酒成慨吟。
和酬李殿院见访之什。宋代。魏野。 清嫌水有不清泠,闲拥朱轮扣掩扃。乐广喜披溪上雾,戴逵惭认月边星。高情称就云为幕,雅咏宜镌石作屏。竹里小亭从此后,因君堪号降贤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