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两度踏京尘,犹喜常逢杜子春。
文学老来从旧日,金兰同好更何人。
身惭随檄终难强,计欲归耕未敢陈。
正是桃花红似血,不应无酒但沾巾。
自蒲赴湖至板桥逢杜谋伯。宋代。晁补之。 二年两度踏京尘,犹喜常逢杜子春。文学老来从旧日,金兰同好更何人。身惭随檄终难强,计欲归耕未敢陈。正是桃花红似血,不应无酒但沾巾。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赠王生。明代。王廷陈。 近识匕山子,居然三楚贤。竹林时偃蹇,兰泽恣夤缘。莫谓覆盆下,还期扬策前。谷回邹子律,乔木看莺迁。
魏尔瞻以濮阳璚之言请予写碑。明代。庄昶。 南安太守老东坡,天下能书孰敢过。万里不能携卷去,人间将奈此碑何。君图茅绍名还久,我笑丰干舌最多。明日肯随陈太史,墨花台上墨花歌。
上马当山神。唐代。王昌龄。 青骢一匹昆崙牵,奏上大王不取钱。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净土院。宋代。虞谟。 法界惟心现,真风触处凉。具茨非有路,建德岂须粮。地僻远尘世,境幽闻妙香。此山斯净土,不必往西方。
早梅。元代。周巽。 孟冬天地闭,萼绿数花开。步绕溪上见,香从谷中来。冉冉年将尽,匆匆春又回。征鸿避霜雪,行子隔风埃。归来履芳躅,慰我平生怀。
幽居二首简时彦学夔习礼 其一。明代。杨士奇。 白日红尘浑不到,金城坊里托幽居。家贫颇类贤人巷,地静何烦长者车。近郭好山青映户,小桥流水绿通渠。衣冠邻曲皆邹鲁,来往清言数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