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百鸟喜,羁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
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羲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
日出吟。宋代。李觏。 日出百鸟喜,羁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羲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挽空无相四首 其三。明代。蓝仁。 二十三年别,头颅故不同。游方何处止,求相本来空。法海龙应化,尘樊鹤在笼。三生石上月,谁问牧牛童。
寿九房三仲季之母范六十。明代。王世贞。 昔我伯父行,魁然乡耆宿。生平恃豪举,晚始虞嗣续。络秀来为偏,熊罴瑞相属。鼎立丈夫子,绕膝皆峙玉。伯仁故亭亭,阿奴不碌碌。季春寿筵开,琅玕纷触目。始歌三妇艳,继以将雏曲。但夸河东凤,何论羁栖鹄。不学西邻女,幽兰媚空谷。
次韵罗都宪归老诗四首 其二。明代。倪谦。 故园风景好,归去乐无疑。濯足临清泚,充肠茹紫芝。金章违世宠,黄发系宸思。会逐蒲轮起,调元晚更宜。
纪行诗 其十八。元代。周伯琦。 地旷居人少,山低云影微。石墙虫避燥,土屋燕交飞。沙净泉宜酒,天凉秋合围。朔方戎马最,刍牧万群肥。
道中口占。宋代。喻良能。 出郭及初旭,郊原豁寒晴。云净空既碧,霜明湖更清。萧萧众木下,杳杳孤鸿鸣。安得陶谢手,作诗替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