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星一点光无涯,日来飞入江东家。
江东江左旧声气,叔氏得之真差事。
归来瑞光凌九霄,叔氏喜亦迎眉鬓。
家人惊起偏物色,袖中却得真英物。
螟蛉须信逢蜾蠃,莫惜丁宁长类我。
他年解有速肖时,会振风流旧江左。
王氏螟罗氏子。宋代。邵雍。 庚星一点光无涯,日来飞入江东家。江东江左旧声气,叔氏得之真差事。归来瑞光凌九霄,叔氏喜亦迎眉鬓。家人惊起偏物色,袖中却得真英物。螟蛉须信逢蜾蠃,莫惜丁宁长类我。他年解有速肖时,会振风流旧江左。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波罗莫林止顿二日得即事断句 其四。清代。陈兆仑。 枯龟骨相百无能,横帐居然枕碧层。见说小空来白昼,自疑禅榻坐高僧。
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诸公登郊台觞治平寺竹下。明代。陆师道。 阖闾城西佳山水,况复秋清风日美。百斛游船稳于屋,锦帆瑶席空明里。黄山西转古横塘,五坞云深盘上方。飞桥连跨石湖口,螭影相衔明镜旁。夕阳把酒郊台上,峰色湖光回相向。表里河山忆伯图,逶迤峦岭开行障。白云袅袅紫薇村,湖光荡薄入瑶樽。夕霏掩隐梵王阁,松径行穿山寺门。山僧不归钟磬隔,桐竹虚堂翠光射。疏影低摇醽醁寒,玉人笑倚琅玕碧。可怜落日情依依,空林栖鸟催人归。兰舟不解惜清夜,坐待圆景升宵晖。胡床醉剧金鳌背,徙倚凭栏酒频酹。薄云灏气互吐吞,坐看东天尚蒙昧。须臾光射灵虚宫,玉盘飞出沧海东。金波奕奕掣千电,彩云皎皎腾双虹。时时清汉微氛度,隐隐冰轮驰薄雾。掩抑徘徊未全露,靳取清光照归路。画鹢翩翩凌广寒,俯看碧浪跃银丸。百花洲边花色昼,花中楼阁明朱栏。此时杯行何足数,歌声遏云酒如雨。庾公长啸兴不浅,阮籍沈酣狂欲舞。莫愁露湿紫绮裘,月光常随青翰舟。君不见胥门抉目郊台圯,何不清霄秉烛游。
壬辰书事赠别钟淑濂张伯任。明代。冯琦。 世事亦何常,惨舒递相荡。今日非昨日,回首一惆怅。圣人久在宥,君子始用壮。漫同贾生哭,实恃汉文量。日月岂不照,雷霆未敢抗。其日风尘昏,黄云自飞飏。侍臣尽改服,缇骑纷持杖。矫矫山阴公,尺牍还内降。庭蓄留侯策,帝厌王陵戆。赤舄将去国,白麻别命相。省垣及选部,一时尽屏放。就中谁最贤,钟张尤倜傥。两生躯干小,气欲排峦嶂。新从上谷来,胆落临边将。豺狼尽已屏,藜藿谁敢傍。古来直节士,大半投炎瘴。至尊多优容,忍使居一障。视汝舌尚在,幸汝身无恙。莫忘国士遇,宁同庶人谤。所惜正士去,满朝气凋丧。从兹天厩马,静立含元仗。居然言路塞,兼虞祸机酿。傅言半疑信,蓄意多观望。稽首辞九庙,尚欲徼灵贶。国本苟不摇,宁使臣言妄。謇予非诤臣,执经侍帷帐。吏隐类方朔,谏说慕袁盎。威颜尚不接,肝胆终难谅。知无匡世资,三山行将访。
自叹。元代。舒頔。 半纸虚名屡失机,六年憔悴北山薇。云霄路近行囊涩,湖海尘扬故旧稀。官冷位卑思补报,禄高责重慕轻肥。闭门风雨春多少?鸣雁雍雍又北归。
新睛。清代。孙原湘。 丰姿瞥见更倾城,众里纤长最著明。翠袖羞拢金钏影,画帘惊堕玉钗声。贵人原自肌盈实,妃子何惭骨细轻。一种大家风范在,暂来门巷看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