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出佳月,银汉泻高寒。风缠云卷,转觉天陛玉楼宽。疑是金华仙子,又喜经年药就,倾出玉团团。收拾江河影,都向镜中蟠。横霜笛,吹明影,到中天。要令四海瞻望,千古此轮安。何岁何年无月,唯有谪仙著语,高绝不能攀。我欲唤空起,云海路漫漫。
水调歌头·今夕出佳月。宋代。何大圭。 今夕出佳月,银汉泻高寒。风缠云卷,转觉天陛玉楼宽。疑是金华仙子,又喜经年药就,倾出玉团团。收拾江河影,都向镜中蟠。横霜笛,吹明影,到中天。要令四海瞻望,千古此轮安。何岁何年无月,唯有谪仙著语,高绝不能攀。我欲唤空起,云海路漫漫。
何大圭,字晋之,安徽广德人,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年仅十八岁。宣和元年(1119),太学录,六年(1124),秘书省正字。迁秘书省著作郎。建炎四年(1130),为滕康、刘珏属官,坐失洪州除名岭南编管。绍兴五年(1135),放逐便。二十年(1150),左朝请郎、直秘阁。二十七年(1157),主管州崇道观,旋落职。隆兴元年(1163),由浙西安抚司参议官主管台州崇道观。 ...
何大圭。 何大圭,字晋之,安徽广德人,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年仅十八岁。宣和元年(1119),太学录,六年(1124),秘书省正字。迁秘书省著作郎。建炎四年(1130),为滕康、刘珏属官,坐失洪州除名岭南编管。绍兴五年(1135),放逐便。二十年(1150),左朝请郎、直秘阁。二十七年(1157),主管州崇道观,旋落职。隆兴元年(1163),由浙西安抚司参议官主管台州崇道观。
槠溪怀亡友张慎微。宋代。郭祥正。 秋风入夜透征衣,点点渔灯各自归。投老重来江上泊,庐山如旧故人非。
河南王孙南谷平章诗三章 其一。元代。揭祐民。 河之水,波浟浟。见世泽兮在中流,夹日焜耀兮为国伊周。保合元气兮春阳和柔,功有绍兮名长留。
张仲举待制以京口海上口号见寄瑛以吴下时事答之五首 其三。元代。顾瑛。 莫辨黄钟瓦缶声,且携斗酒听春莺。河西金盏新翻谱,汉语夷音唱满城。
送王御史东海监散灶丁工本。明代。袁凯。 王郎五月赴盐亭,十丈官船酒满瓶。稍待凉风吹木叶,老夫东下看沧溟。
北望偶成。明代。童轩。 北望长安万里馀,江湖忧国意何如。许身稷契非全拙,交友雷陈已半疏。剑器蚀残青螮蝀,砚瓶枯尽玉蟾蜍。壮怀牢落今如此,羞见床头万卷书。
法语。宋代。黄庭坚。 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真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过去已过去,未来何用算。兀然无事何曾有,人唤向外觅工夫,总是痴顽汉。粮不蓄一粒,逢饭但知骂。世间多事,人事相趁,浑不及我,不乐生天,亦不受福田。饥来一钵饭,困来展脚眠。愚人以为笑,智者谓之然。非愚亦非智,不是玄中玄。要去如是去,要住如是住。身披一破衲,脚著娘生袴。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妙性及灵台,何曾受薰链。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无事何须读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种种劳筋骨,不如林下睡兀兀。举头见日出,乞饭从头律。将功用功,展转冥蒙。取即不得,不取自通。吾有一言,绝虑忘缘,巧说不得用心传。更有一语,无过直与。细极毫末,大无方所。本自圆成,不劳机杼。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常秋。山云当幕,夜月为勾。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月水无形,我常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