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倒峰峦影,钟埋涧谷音,
二贤苔像古,四虎竹泉深。
炬火推归路,经台唤隔林。
人头连地脉,古迹备幽寻。
题白塔古迹二首。宋代。李石。 塔倒峰峦影,钟埋涧谷音,二贤苔像古,四虎竹泉深。炬火推归路,经台唤隔林。人头连地脉,古迹备幽寻。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
李石。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九日登有美堂。宋代。郑獬。 点检东山窈窕娘,直须醉倒为重阳。山光湖水一时好,酒面菊花同色黄。便好共谋长夜饮,未应排出少年场。伤时感旧知何限,还忆荆州落寞乡。
忆舍弟。唐代。于逖。 衰门少兄弟,兄弟唯两人。饥寒各流浪,感念伤我神。夏期秋未来,安知无他因。不怨别天长,但愿见尔身。茫茫天地间,万类各有亲。安知汝与我,乖隔同胡秦。何时对形影,愤懑当共陈。
雪尘。元代。瞿佑。 朔风刮地捲寒埃,非霰非霜旋作堆。密洒渔蓑粘玉屑,乱随马足散银杯。晓妆都弃香奁粉,夜坐频挑铁箸灰。世上热官那识此,东华争踏软红回。
春晴小园偶步。宋代。刘敞。 弱弱纤纤柳,朱朱白白花。春风最无赖,客鬓亦空华。草色明深径,泉声落浅沙。江枫千里思,醉眼向天涯。
和慎思诗呈同院诸公 其六。宋代。商倚。 秋日同文馆,西风昨夜回。燕巢留屋角,蛛网挂墙隈。书任边韶懒,诗惭匡鼎来。人人皆抱璞,谁是济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