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迹半天下,声名落士林。
缙绅争汲引,岁月漫侵寻。
后辈尊时尚,斯人竟陆沉。
只言余庆在,子舍日骎骎。
挽上官文季直二首。宋代。李吕。 踪迹半天下,声名落士林。缙绅争汲引,岁月漫侵寻。后辈尊时尚,斯人竟陆沉。只言余庆在,子舍日骎骎。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李吕。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寄朝宗二首。宋代。吴芾。 海棠已试十分妆,细看妖娆更异常。不得与君同胜赏,空烧银烛照花光。
重阜崔嵬行。宋代。释文珦。 重阜何崔嵬,遥瞻北邙路。旷野无人居,高低尽丘墓。不知古与新,落落似棋布。下有荒草丛,上有白杨树。树顶啸鸱鸢,草根穴狐兔。嗟哉昔为人,妻子相爱慕。岂知易殂落,到此长另处。天地虽好生,安能暂留驻。夜台杳冥冥,千载竟不曙。托身同草木,坐受蝼蚁蠹。衣冠变成尘,精灵自相语。亲戚不重过,他人岂能顾。听我蒿里歌,年命如朝露。
东崖行一首为处士霍元方作。明代。宋讷。 东崖之秀几何年兮,草木几蕃殖,雄踞太行之麓黎阳野。适有幽人处其下,自将埋光铲采兮,半世行藏知用舍。远挹大伾之山兮,岫云岩霭入冥搜,近临淇水之渡兮,岸花汀草供模写。幽人崖下起茅亭,种竹尽似筼筜者。窗户晴来燕子飞,帘栊春去杨花惹。规模别是安乐窝,短歌长啸栖迟也。宾朋满座尽风流,叱去侯痴与萧哑。良时杖屦入秋郊,丰年鼓笛随春社。间有赏音人,径造亭竹下。拄笏山共看,开樽酒同把。我亦尝记骑马来,几回半醉柴门打。望中见胜槩,静里得兰若。崖畔白云生鹤氅,屋头红叶封鸳瓦。珍重半生交,不是一日雅。愧非王粲劳君倒屣迎,风吹竹露尘容洒。如今重和东崖诗,气乏凌云吐霓兮,君应一笑珉多而玉寡。安得鹭鸶之杓鹦鹉杯,红醅绿蚁医俗亭中泻。诗成却怪我效颦,倾国之颜岂容粉黛假。
腰间干莫久摩挲,反日争挥鲁氏戈。敌焰遏将新大陆,国魂招自旧辽河。
眼中疆土沧桑感,塞上英雄敕勒歌。十万横磨酣战际,血痕应比泪痕多。
报载冯焕公出任民众抗日军总司令感赋七律两首 其二。近现代。杨赓笙。 腰间干莫久摩挲,反日争挥鲁氏戈。敌焰遏将新大陆,国魂招自旧辽河。眼中疆土沧桑感,塞上英雄敕勒歌。十万横磨酣战际,血痕应比泪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