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铎无声鸟语稀,径深钟梵出花迟。
日长遍绕溪南寺,未信东风属酒旗。
春日七首。宋代。吕祖谦。 檐铎无声鸟语稀,径深钟梵出花迟。日长遍绕溪南寺,未信东风属酒旗。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
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白荷花。清代。王采蘋。 亭亭翠盖覆华池,独立谁怜绝世姿。一镜清波低照影,月明风静露凉时。
过故丞相吕汲公坟刹二首。宋代。苏籀。 元佑推谐弼,乾坤岂小康。曹参尚清净,萧传性刚方。报国无遗恨,兴邦举旧章。累年公议白,名与日星光。
屈翁山寓楼老谷树为大风所摧诗以伤之索予同赋。清代。陈恭尹。 君家寓园西,最好此老树。无风亦飕飗,有壁劳遮护。况当赫曦时,密荫登楼路。往者得屡过,凭栏必回顾。大叶类桑麻,古干如雕塑。刺之出白乳,胶漆同黏固。楚人谓乳㪍,名实本相符。山木且自伐,矧兹城与圃。遍体刀斧瘢,中空复来蠹。莫识始植年,主人更已屡。稽之抱朴子,赤实颜能驻。视夜见鬼神,轻身追马步。每欲托园丁,升斗为收聚。昨夜时雨过,新诗枉毫素。伤树有名篇,清阴绝良晤。天地乃不仁,风伯何相妒。岂有精魅凭,致干阴阳怒。倾压及邻家,砍斫烦童孺。充君厨下薪,琴材亦难具。草木虽无灵,修短固其数。昔闻伊陟相,其君帝太戊。有谷一夕拱,修政知所惧。曰妖不胜德,终尔枯且锢。殷道以复兴,汤孙世延祚。家国匪异观,灾祥或同度。慰君用自广,伸纸为赓赋。
慧聚杂题 依孟东野韵。宋代。李乘。 千山贮云房,瓶钵安空床。野籁有真响,天葩无世香。巢鹳羽翎老,睡僧眉宇光。此外足忧喜,劳劳荣辱场。
过六和塔前江亭小憩。宋代。陆游。 断岸孤亭日莫时,栏边聊试葛巾攲。偶观挂席乘潮快,便觉悬车纳禄迟。痛饮相如无奈渴,清言叔宝不胜羸。年来亲友凋零尽,惟有江山是旧知。
相见欢 与蒋前民饮酒。明代。曹溶。 霜天敝了羊裘,荻花秋。恰遇纤帘高士倚江楼。垂柳罅,琵琶砑,是扬州。触著一生心事到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