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
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赠单绍伯先生。清代。李宪噩。 一家背溪水,郭外有柴关。野近每独往,僧来相伴闲。病犹恋诗酒,老复爱云山。愿得捧琴杖,逐君泉石间。
驾出南天门亲睹龙颜作。明代。李时行。 六龙扶辇自天来,九陌香风净御埃。荷戟驱途皆上将,垂簪护跸尽仙才。佩声远导鸯行乱,旆影徐麾雉尾开。尘世几人霄汉上,自怜亲睹圣颜回。
寄高建宁尚书二首。宋代。岳珂。 鹤书几到阖庐城,见说君王忆姓名。衡岳云开传谏草,考亭月冷见文盟。不从金马登丞辅,却托铜菟烦客卿。天意未应无定据,管教吾道致升平。
题渊明祠。宋代。萧泰来。 地号古柴桑,荒祠驿道傍。松含义熙节,菊带晋时香。拂石看碑记,斟泉当酒觞。无由归未得,稽首意皇皇。
赠黄太守澍。明代。王守仁。 岁宴乡思切,客久亲旧疏。卧痾闭空院,忽来故人车。入门辩眉宇,喜定还惊吁。远行亦安适,符竹膺新除。荒郡号难理,况兹徵索馀。君才素通敏,窘剧宜有纡。蛮乡虽瘴毒,逐客犹安居。经济非复事,时还理残书。山泉足游憩,鹿麋能友予。澹然穹壤内,容膝皆吾庐。惟营垂白念,旦夕怀归图。君行勉三事,吾计终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