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梅城夜泊。明代。王恭。 泽国秋风旅雁飞,海天愁思正依依。孤城背岭闻吹笛,白露横江卧湿衣。砧杵远村寒事早,市桥残火夜渔归。兴来且醉梅江月,遮莫乡原落梦微。
膏泽多丰年。唐代。薛存诚。 帝德方多泽,莓莓井径同。八方甘雨布,四远报年丰。廒庾千厢在,幽流万壑通。候时勤稼穑,击壤乐农功。畎亩人无惰,田庐岁不空。何须忧伏腊,千载贺尧风。
次秦处度赠归宗老示中上座韵。宋代。李彭。 夕霏催节往,槁叶径辞风。力疾招秦叔,望山扶老筇。泄云为卿霭,牵余来鹫峰。中有庞眉老,常持半圣弓。一席跨牛地,诛茅期此同。虚怀包朗月,意表得诗翁。远志是小草,慎在出处中。公莫厌苦相,岁晏长相从。
岳麓书院舍菜礼成。元代。卢挚。 谁谓衡山高?景行思齐而。谁谓衡麓近?大路莫致之。衡高麓云邈,洙泗不在兹。远臣礼乐光,吉月春阳时。原隰遂咨度,于彼湘之湄。薄言采芹藻,多士乐且仪。酌彼百泉水,憩我驷牡驰。我将布惠泽,我将迪民彝。我将歌《白驹》,爰求硕人遗。爰求硕人遗,空谷夫何为。南山有楩楠,北山有桐椅。谁谓衡山高?衡麓乃所基。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宋代。方岳。 朝吾一笭箵,夕吾一觳觫。诗肠其殷雷,此事底须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