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兀坐几经春,独把南华味道真。已薄丹砂勾漏令,空怜白发杜陵人。
山中旧别期犹在,世上游名迹易陈。楚些吟成无处寄,暮云回首泣沾巾。
哭赵太初。元代。戴良。 蒲团兀坐几经春,独把南华味道真。已薄丹砂勾漏令,空怜白发杜陵人。山中旧别期犹在,世上游名迹易陈。楚些吟成无处寄,暮云回首泣沾巾。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悼室人诗十首 其二。南北朝。江淹。 适见叶萧条,已复花庵郁。帐里春风荡,檐前还燕拂。垂涕视去景,摧心向徂物。今悲辄流涕,昔欢常飘忽。幽情一不弭,守叹谁能慰。
自大嵩岭上二十里至福泉精舍。明代。李邺嗣。 舍舟上樵径,晴眺分纤毫。循途凡屡盘,获奇随所遭。崩崖露云根,长风势渐饕。诸峦徐束体,始识身已高。过雨忽足下,发上天气交。在舆尚苦疲,何况舁者劳。首虐乘人车,筋力嗟尔曹。斗上复稍垂,豁然辟林坳。老松得成鳞,岩土抽春毛。梵僧构幽栖,人龙同一巢。入门气得苏,豆笋罗山庖。到此惭浮名,徒为猿鸟嘲。我何不径然,将家住藤梢。
秋江感。元代。贯云石。 澄净秋江一舸轻,不堪踪迹乐平生。西风两鬓山河在,落日满船鸿雁声。村酒尚存黄阁醉,短檠犹照玉关情。料应今夜怀乡梦,残月萧萧月二更。
徐大谏道漳南与舍弟倡和次韵 其一。宋代。李正民。 天涯流落鬓丝生,喜见英豪一坐倾。云霭微茫分岛屿,风涛歘忽变阴晴。幸逢胜饯开樽俎,必有嘉言补圣明。忧国济时公自任,十年寰海困戈兵。
病齿二首 其二。宋代。张伯淳。 宿有愆尤在齿牙,闭门经月卧沈疴。杏园旧梦还重醒,无奈红绫饼餤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