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短棹满前溪,溪上鸳鸯对对飞。莫向中流荡双桨,水波容易湿人衣。
采莲曲。元代。李裕。 长歌短棹满前溪,溪上鸳鸯对对飞。莫向中流荡双桨,水波容易湿人衣。
(1294—1338)元婺州东阳人,字公饶。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时裕已卒一月。 ...
李裕。 (1294—1338)元婺州东阳人,字公饶。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时裕已卒一月。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唐代。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奉忆北庭杨侍御留后。唐代。殷济。 不幸同俘絷,常悲海雁孤。如何一朝事,流落在天隅?永夜多寂寞,秋深独郁纡。欲知相忆甚,终日泪成珠。
相见欢(见月闻笛八月五夜)。宋代。李处全。 新凉襟袂冷然。乍晴天。风送谁家羌管、月便娟。云散尽,秋空碧,玉色悬。洗耳时听三弄、等团圆。
丙午元夕六首 其五。明代。何吾驺。 春事催残杨柳枝,明朝蓑笠又江湄。荡游正好穷今夜,却数闺中是别期。
看华严经。明代。袁宗道。 检点头颅只自怜,双轮相逼入颓龄。销除蜗角千生业,凭仗龙宫半部经。简事只嫌多鬓发,断淫先拟绝荤腥。六时起坐疏钞里,剥啄由他不启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