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面白如玉的是谁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车过了天津桥。
在城东的大道上看花,惊动得洛阳人都来看他。
洛阳陌:亦名“洛阳道”,古乐曲名。属横吹曲辞。
白玉:喻面目皎好、白晰如玉之貌。
白玉谁家郎:用的是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晋书·潘岳传》记载:“(潘)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天津:洛阳桥名。在洛水上。
东陌:洛阳城东的大道,那里桃李成行,阳春时节,城中男女多去那里看花。
用潘岳典。《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梁简文帝《洛阳道》:“玉车争晓入,潘果溢高箱。”
参考资料:
1、昌炳兰编著 .历代名人咏洛阳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1年04月第1版 :67-68 .
2、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196-197 .
《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列于《横吹曲辞》,梁简文帝、沈约、庚肩吾、徐陵等有《洛阳道》,皆写洛阳士女游乐之事。李白始题《洛阳陌》。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李白诗沿旧乐府题旨,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6-197
《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列于《横吹曲辞》,梁简文帝、沈约、庚肩吾、徐陵等有《洛阳道》,皆写洛阳士女游乐之事。李白始题《洛阳陌》。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李白诗沿旧乐府题旨,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借用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描绘出一幅洛阳富家子弟驾驶宝马香车、驶于天津桥忽转城东看桃李的景致。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描绘出白玉郎本不想惊动世人,观赏桃李花美时却惊动洛阳人的热闹纷纭景象,可谓春风得意,时代万人迷。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登狮子岩示徐生。清代。于云赞。 谁倩倪迂洒画毫,狮林累累出平皋。行滕孤往吾犹健,绝巘同登子可豪。远听秋声动寥廓,俯临云气匝周遭。雷峰西下山千万,一障东蟠此最高。
菩萨蛮 盆梅。元代。刘敏中。 纤条渐见稀稀蕾。孤根旋透温温水。但得一枝春。谁嫌老瓦盆。寒愁芳意懒。移近南窗暖。却怕盛开时。香魂来索诗。
送张无梦归天台。宋代。王從益。 凤驭去难留,将期汗漫游。入辞丹陛晓,重卧赤城秋。枕畔红霞合,门前瀑布流。龙车款太帝,鹤信寄浮丘。醉引青鸾曲,间披白鹿裘。夜来胡蝶梦,先已到瀛洲。
赠田深父。明代。谢榛。 气夺三都赋,声驱六代诗。春云流碧落,秋月照琼枝。独览中原胜,还收太华奇。东山有狂客,千里愧相知。
决河。明代。唐之淳。 近年黄河决,其半民所居。高者为洲渚,下者为沮洳。昔逢禾与麻,今见鳖与鱼。园庐尽漂荡,桑枣遗朽株。尚留水中央,撑拄不可除。参错犬牙峙,累累星斗如。舟行一有遇,垫没无复馀。我昨经春初,瀰漫若江湖。及还值冬晏,水缩成丘墟。我舟既已胶,我仆亦已痡。沥觞祷河伯,利涉期无虞。
题胡修撰金华杂兴小稿。元代。黄清老。 吾闻金华之山东南峰,石壁巉起如飞龙。沧溟盘礴几万里,但见扶桑日影倒挂金芙蓉。山中仙人古愚老,青霞落落云间松。翩然独去游无穷,谒帝西上昆仑宫。春苔染水碧于酒,辇路人家插杨柳。金茎露泻明月珠,散落人间作星斗。君不见西山日上紫气横,花下有人调玉笙。太平拟进九成乐,五云楼阁生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