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饮酒·十八。魏晋。陶渊明。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杨雄生来好酒,家贫不能常得。
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带着酒肴向陶渊明请教释惑,才能有酒喝。
有酒就饮尽,有疑难问题都能解答。
当然,你问攻伐别国的计谋,不肯说。
因为仁者考虑问题郑重认真,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
时:常常。赖:依赖,依靠。好(hào)事人:本指喜欢多事的人,这里指勤学好问之人。载醪(láo):带着酒。祛所惑:解除疑惑问题。《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家素贫,耆(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是谘(zī):凡是所询问的。无不塞:无不得到满意的答复。塞,充实,充满。
伐国:《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渊明用此典故代指国家的政治之事。
用其心:谓谨慎小心,仔细考虑。失:过失,失误。显默:显达与寂寞,指出仕与归隐。
畴昔:往昔,过去。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木兰花慢 忆桂林山水,次忆云韵。近现代。周岸登。 采南花感旧,记曾泛,碧浔船。望红树栖霞,青山叠彩,疑有词仙。年年。訾洲梦雨,洒漓波绿满一江烟。销得愁肠万斛,冷吟啸破壶天。香连。玉冢花田。鸾讯杳,鹤魂圆。怕酒人长醉,素馨斜畔,碧血祠边。依然。月牙倩影,补青萝雪荈证诗缘。还似宣华古苑,并禽啼损清眠。
对菊用秉之韵 其一。明代。顾清。 尘沙合眼梦园庐,岂谓霜前自把锄。一样黄花数行柳,风光敢道洛阳无。
漫塘口占。宋代。刘宰。 醉著船头背月眠,醒来红日浴晴川。等閒活计无人共,独占江湖万里天。
燕山闻杜鹘口占三首 其三。元代。尹廷高。 石栈天梯路久通,羽毛何地不春风。到今不信尧夫语,浩荡乾坤一气中。
言怀用子苍韵。宋代。张纲。 早从微宦去田庐,惭愧英游许并居。拙计自怜嵇叔懒,暮年空悔子公书。归寻松竹开幽径,坐看牛羊下夕墟。已把经纶付王导,不妨綀布制襟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