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唐代。孟浩然。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梅花还带着雪,刚刚有些暖意,烟柳也才发青。
陪着姚使君来听童子的颂歌,佛家的经书。
领会了佛理才知道我是虚无的,领悟了空也就厌恶实体了。
我迷惑的心应当觉悟,游子的思绪却还没有平和下来。
姚使君:未详。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惠上人:未详。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童子:经中尝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如世之童子。偈(jì):又作伽陀、偈陀,意译偈颂、颂。系与诗之形式相同。一般以四句为一偈。
法王:佛与法自在,称曰法王。
无我:我为“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但人身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因缘生,也无常一之我体,故无人我,无法我。
观空:此处指”析空观“,于五音等法,观查分析,离其着心。
迷心:迷惑之心。
未遑宁:谓没有闲暇安息。遑,闲暇。
参考资料:
1、孟浩然著;曹永东笺注;王沛霖审订.孟浩然诗集笺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11:224
2、王春红编著.禅诗精选: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01:6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孟浩然一生的交游颇多,僧人为其重要的交游对象之一,他也喜好登游各种佛寺禅居。这首诗就是他陪着一位姚姓州郡长官一起拜访一位禅师后所作。
参考资料:
1、王辉斌主编.孟浩然研究论丛: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2011.09:43
该诗首联以工稳的对仗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精确的描写使“雪梅”“烟柳”顿现眼前。颔联“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点名游寺主题。同时也以梵行犹如童子,深得法王经旨来表示对惠上人的赞叹。颈联写出诗人参偈听经后的感受。领会了佛理,就知道了“无我”的妙义。《观止》卷七云:“为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通过“析空观”,离开对五蕴所合之“我”的执着,自然对有形的物质之躯产生厌离心。经此一番领会观察,诗人表达了对觉悟的期盼,但又因客思难平,而显出淡淡的尴尬愁绪。虽然不能全然离尘入佛,但还是清晰的表明了诗人对清静佛门的向往之情。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感刘琨与卢谌事。明代。陈献章。 越石信英臣,子谅亦文雅。生遭晋运微,奔走风尘下。晋阳笑明月,胡雏夜回马。并州困石勒,从事为别驾。成败非所论,吾怜凿抔者。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其六。宋代。范成大。 牡丹初剪时,已具新花眼。代谢不容发,笑杀铁门限。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七十三。宋代。释普度。 巍巍独坐大雄峰,万水千山列下风。相见不说奇特事,一声猿叫翠微中。
驰驿。明代。归有光。 密殿朱衣客,圆牌金字符。恩光留日月,歌吹渺江湖。百馆牙盘馈,千夫锦缆呼。何如乘一叶,来往似飞凫。
宝鼎现 甲辰元夕后一日次康伯可韵。清代。陈维崧。 星桥未琐,火树仍放,风光清绮。浑不散、游童白马,杂沓笙箫阗宝砌。香奁畔、又夜情思整,笑看兰缸结蕊。渐耿耿、金波万顷,一派天街似水。昨夜孤负无眠意。枉费尽、描朱刷翠。问天上、素娥因甚,杳若秦楼嬴女吹。倚桂树、盼广寒车骑。无质雾迷三里,元宵夜、一钩残月,仄在碧云堆里。幸值今宵,重轮现、泰阶重履。只邹枚渐老,何日宸游陪侍。趁良夜、向春城醉。醉语如花伎。叹光景、好处难圆,月也与人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