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馀干旅舍。唐代。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韵译
草木摇落暮色中天空显得高远,青枫树上经霜的叶子零落疏稀。
孤城面对着河水城门已经关闭,单单一只鸟儿背向人向远方飞。
水边的渡口一轮新月刚刚升起,邻家的渔夫外出打鱼还未回归。
思乡的心情已经令人肝肠寸断,什么地方砧声错落正在捣寒衣?
散译
叶落草枯暮色中天显得清旷悠远,原先茂密的青枫现在的霜叶稀稀落落。
一座孤城面向河水的城门已经关闭,唯有的一只孤零零的鸟也向相反方向飞去。
水边的渡口一弯新月刚刚冉冉升起,邻居家的渔夫至今还没有摇船而回。
怀乡愁思的侵袭肝肠都要寸断了,从什么地方又传来了阵阵捣衣的砧声?
馀(yú)干:唐代饶州馀干,即今江西省余干县。馀,即余。
摇落:指草木凋落。迥(jiǒng):高远的样子。
青枫:苍翠的枫树。一作“丹枫”。霜叶:指经霜变红的枫叶。
向水:临水。
背人飞:离人而去(飞)。
渔:渔船。
绝:愁绝,极度忧愁。
捣寒衣:指旧时缝制寒衣,用捶棒捣平皱折时传出的砧声。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234
2、陈增杰.唐人律诗笺注集评: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454
3、杨佐义.全唐诗精品译注汇典(上):长春出版社,1993:958
此诗是刘长卿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馀干所作。诗人寄寓馀干旅舍,伫立门外,看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暮色渐深,城门紧闭,不禁生发思乡之情,创作此诗。
参考资料: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09-410
2、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234
此诗首联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刘长卿喜欢用“摇落”这个词入诗,与《楚辞·九辩》中的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意境相似,描绘出一幅西风落叶图。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淡淡的暮色,铺展得那样悠远,一直漫到了天的尽头。原先那一片茂密的青枫,也早过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佳境,眼前连霜叶都变得稀稀落落,眼看就要凋尽了。诗人通过描写暮色中特有的秋景,展现了辽旷凄凉的自然景色,春去秋来,时间飞逝,既暗示了时光节令的流逝推移,又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凄清孤寂,隐隐透露出一种郁郁的离情乡思。这样萧条的环境也为后边的抒情蓄势,做了铺垫。
颔联写暮色渐深,这冷落的氛围给诗人带来孤苦的感受:秋空寥廓,草木萧瑟,白水呜咽。诗人独立旅社中远望冥思,希望能有所慰藉,可是,“闭”字冷酷地将诗人的希望浇灭。余干城门也关闭起来了,连城也显得孤孤单单的。而一只鸟儿飞翔,也给空寂的环境带来一丝生机,但是,独鸟也不愿久留,背人远去,那况味是难堪的。“背”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落寂和萧条。“独鸟背人飞”,含蕴着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慨。此联句头为一“孤”一“独”,暗示了诗人孤苦背时,宦途坎坷的凄凉境遇。
颈联写随着时间推移,夜幕降临,一规新月正在那水边的渡口冉冉上升。往日此时,邻家的渔船早已傍岸,可今晚,渡口却是这样寂静,连渔船的影子都没有。这么晚了,本该回家的邻家渔夫,今夜还没有归来。诗人心思细腻,不禁对邻家渔夫担忧起来。诗人的体察是细微的,由渡口的新月,念及邻家的渔船未归,从渔家未归,当然又会触动自己的离思,在外漂泊的酸楚。诗人又想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家,家人肯定也是盼着自己回去。家人此刻或许也在登楼望远,“天际识归舟”。
诗写到这里,乡情旅思已经写足。尾联翻出新境,把诗情又推进一层。诗人凭眺已久,此时此刻,诗人内心深深的思乡之情绵绵不断地涌上心头,乡情愁思正不断侵袭着他的心灵,悲从中来。就在诗人“乡心欲绝’’时,不知从哪里又传来一阵捣衣的砧声,谁家少妇正在闺中为远方的亲人赶制寒衣。在阒寂的夜空中,那砧声显得分外清亮,不断的砧声让诗人已经欲绝的心情更加痛苦,一声声简直把诗人的心都快捣碎了。这一画外音的巧妙运用,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写出诗人满怀的悲愁痛苦。家中亲人不知此时又在做什么,兴念及此,不能不回肠荡气,五脏欲摧。诗虽然结束了,但凄清的乡思,缠绵的苦情,却还像无处不在的月光,拂之不去,剪之不断,久久萦绕,困扰着诗人不平静的心,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五言律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思乡之情。全诗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日暮后的凄凉景色,由看得见“枫叶稀”的日暮时分,写到夜色渐浓,城门关闭,进而写到明月初上,直到夜阑人静,坐听闺中思妇捣寒衣的砧声,时间上有递进,凄凉的感情也在逐渐递进,直到最后达到了高潮,将凄苦的心情写得痛彻心扉。这体现了诗人在小城旅舍独自观察之久,透露出他乡游子极端孤独、寂寞的情怀和思乡情绪逐渐加浓,直到“乡心正欲绝”的过程。诗人巧妙地将内心的感情融合到环境中,自然也变得奇美无比,意蕴深厚,感情绵长。诗笔灵秀宛转,把这种内在的层次,写得不着痕迹,非细心体味不能得。一首小诗既有浑成自然之美,又做到意蕴深沉,十分难得。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保塞教授同年丁仲勤广寄示和少逸十诗某辄寄之更不理彭意无复次第 其五。宋代。王安中。 试吏初游魏大名,题舆深眷独忘形。山供爽气焉知暑,日得高眠不废经。
题中峰。唐代。费冠卿。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与石泉。晴景猎人曾望见,青蓝色里一僧禅。
遣兴。元代。杨载。 门前高柳绿纷纷,恋霭留烟昼不分。雨砌芳菲晴后见,风窗言语静中闻。桐花可作凤凰食,竹叶还成虎豹文。但使此心无外慕,卜居何用绝人群。
残秋霁景。宋代。宋祁。 霜旻初毕雨,日气上熹微。寒水流无急,高云薄未归。书閒仍积箦,琴燥乍移徽。负郭泥妨辙,翻劳急掩扉。
九日渡淮喜。元代。萨都剌。 青旗红字映河滨,九日人家物色新。渡口客船争贳酒,斫鱼裂纸赛江神。